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借用外债已成为发展中国家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但过高的外债并不利于经济发展。现有文献对外债和经济增长的研究集中于外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正是负,是线性还是非线性,但是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而且鲜有对于不同种类的外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本文研究了 31个低收入国家和107个中等收入国家在1997-2018年间,外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影响渠道。使用的是方法是ARDL模型。以实际人均GDP增长率代表经济增长做被解释变量,以总外债/GDP 比例、长期外债/总外债比例和短期外债/总储备比例、政府外债/总外债比例建立三个模型,分别分析了这三组外债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影响渠道。得出结论,总外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倒U型,总外债通过影响私人投资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并且总外债和私人投资的关系也为倒U型。低收入国家与中等收入国家相比,更容易受到外债增加带来的负面影响。长期外债在短期和长期内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为倒U型,短期外债与经济增长短期内为线性正相关关系,长期内无显著关系。并且长期外债和短期外债也是通过影响私人投资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对私人投资的影响也是倒U型。政府外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长期内是倒U型,短期内是线性正相关关系,政府外债通过影响私人投资和政府投资进而影响经济增长。由本文的结论得到的启示是,虽然借用外债短期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高额的外债对经济增长却有长期的不利影响。低收入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可以在短期内借用一定水平的短期外债以发展经济,但是短期外债不能超过国家的外汇储备,这有利于降低发生债务危机的可能性。而在长期,由于短期外债对经济增长的长期作用有限,所以要尽量减少长期外债的比例,减少长期的还债负担。政府借用外债的决策对经济增长也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外债规模要合理,避免政府因为偿债压力过高而影响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