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便携式消费电子产品、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对高比能量和高比功率的锂离子电池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制备了TiNb2O7纳米棒、MoS2纳米花、MoS2@TiNb2O7纳米复合结构、SnO2纳米粒子和MoS2@SnO2纳米复合结构。利用上述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从而研究提高MoS2基相关负电极材料的导电性和容量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两部分。1、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TiNb2O7纳米棒,然后结合水热法和溶胶凝胶法的两步水热法制备了MoS2@TiNb2O7纳米复合结构。采用了XRD、XPS、BET、SEM、EDS和TEM表征了所制备材料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材料成分和结合性能。结果表明TiNb2O7材料为典型的纳米棒结构,棒长约为2-3μm,直径约为100-300 nm;MoS2材料具有明显的片状结构;MoS2@TiNb2O7为两者复合结构。利用TiNb2O7、MoS2、MoS2@TiNb2O7材料制作了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来进行对比。在0.01-3.00 V vs.Li/Li+的电位范围内,基于MoS2@TiNb2O7的锂离子电池在电流密度为0.5 A/g时,在50和200次循环后表现出925和771 mAh/g的高容量。在电流密度为4 A/g时,仍然具有579 mAh/g的优异倍率性能。MoS2@TiNb2O7负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具有优异的可逆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提升了纯二硫化钼作为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2、用水热法制备了SnO2纳米片,用两步水热法制备了MoS2@SnO2纳米复合结构。采用XRD、SEM和TEM表征了所制备材料的表面形貌、晶体结构和结合性能。结果表明:SnO2材料为典型片状结构,直径范围为200250 nm;MoS2@SnO2为两相复合结构。利用SnO2、MoS2@SnO2材料制作了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在0.01-3.00 V vs.Li/Li+的电位范围内,基于MoS2@SnO2的锂离子电池,在电流密度为0.5 A/g时,在50和200次循环后分别表现出794和669 mAh/g的高容量,在电流密度为4 A/g时依然还是具有219 mAh/g的比容量。由于将SnO2制备成纳米状结构,缓解了它在充放电时的形变,并且SnO2的高容量也弥补了MoS2容量较低和导电性差的问题,因此,我们用此方法制备的MoS2@SnO2纳米材料,当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时,对比于纯MoS2负极材料,也展现了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其中包含了高的比容量、良好的循环性能以及高倍率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