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柴归方治疗轻中度抑郁症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bjj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题依据:抑郁症(Depression)属于情感性精神障碍(Mood Disorder),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特征的综合征,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作为抑郁症中早期阶段—轻、中度抑郁症患者发病率逐年增高,但相对于肿瘤、糖尿病、心脑血管等重大疾病,治疗抑郁症的药物研发相对滞后。目前抑郁症的治疗主要有三种方式: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物理治疗,但仍以化学药物治疗为主。已上市的抗抑郁化学药物存在疗效差、服药时间长、起效慢、停药复发、存在不良反应等问题,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威胁着患者的健康。中医药的优势在于慢病和“未病”,虽还不能解决重度抑郁症的问题,但已有的临床观察对轻、中度抑郁症却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复方柴归方是经《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经典古方逍遥散拆方而得,本课题组经研究发现逍遥散低级性成分抗抑郁药效物质且茯苓对低级性成分几乎没有贡献,而在逍遥散水煎液临床观察明确了其良好的抗抑郁作用,但存在一定的“燥性”反应,经分析可能与生姜有关,故拟去逍遥散组方中的茯苓和生姜。而逍遥散水煎液临床观察中应用剂量偏大(370 g生药/d),且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故拟定缩减临床用量。拆方得到的复方柴归方在降低剂量的情况下在临床上是否也有抗抑郁作用、抗抑郁效果如何、其治疗抑郁症的特点以及相比于逍遥散其疗效如何、不良反应是否减少及二者的抗抑郁特点都尚未明确,亟需临床验证。目的:1.初步明确高剂量复方柴归方水煎液针对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抗抑郁作用,评价其抗抑郁效果及特点,为后续临床工作提供依据;2.在明确了高剂量复方柴归水煎液抗抑郁效果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其临床用量,观察低剂量对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的抗抑郁效果,评价其显效率、治疗优势、治疗特点及不良反应;3.将低剂量复方柴归方与本课题组前期以逍遥散临床观察结果进行疗效综合比较,以期发现各自治疗抑郁症的特点,做到前后工作的连续性及溯源性;4.通过高、低剂量复方柴归方水煎液临床观察及低剂量复方柴归方与逍遥散水煎液临床结果的比较,为日后抗抑郁新药的临床试验方案及研究手册的制定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及指导。方法:1.以西医轻中度抑郁症及中医肝郁脾虚证候诊断标准纳入小样本受试者,高剂量复方柴归方水煎液(217.5 g生药/d)服药8 week并在0、2、4、6、8 week末采用观察与问询以中西医量表结合(HAMD-17、中医证候量表、CGI量表)评分的方式对药物抗抑郁的显效率受试者抑郁症状改善情况、抑郁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并记录出现的不良反应;2.在明确高剂量复方柴归水煎液抗抑郁作用的情况下,以同样的方式及标准纳入轻中度抑郁症患者,低剂量复方柴归水煎液(145 g生药/d)服药8 week,在0、2、4、6及8 week末采用观察与问询的方式并以中西医量表结合(HAMD-17、中医证候量表、CGI量表)对药物显效率、早期起效率、不同年龄段的作用效果、抑郁症状及中医证候症状的改善情况、抑郁伴发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并记录不良反应,在0、8 week末采用HAMA-14量表评价药物对焦虑症状的缓解情况并探究焦虑症状对药物的抗抑郁疗效的影响;3.结合前期工作中的逍遥散水煎液临床观察数据及低剂量复方柴归方水煎液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结果,从药物处方、剂量、显效率、早期起效率、药物改善抑郁症状的特点及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结果:高剂量复方柴归方:临床观察研究共纳入轻中度抑郁症患23例,脱落及剔除7例,完成观察16例,占总纳入患者的84%;16例轻中度抑郁症患者经过8 week治疗,其中临床控制10例,显著进步4例,进步2例,无效0例,显效率为87.5%;治疗后第2、4、6、8 week末HAMD-17及肝郁证中医证候量表评分与基线相比均显著降低(P<0.001);治疗2 week后CGI-SI评分表现出下降趋势,8 week治疗后CGI严重度评分降为(1.2±0.4)分,病情显著改善。经过8 week药物治疗后,除自杀、性症状以及体重减轻3项症状的评分与治疗前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14项症状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改善(P<0.001),且复方柴归方对其中的胃肠道症状、睡眠、焦虑等抑郁伴发症状表现出良好的干预效果;复方柴归方除了对体重因子没有显著改善外,对其他四个因子: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迟滞及睡眠障碍均具有显著改善效果。低剂量复方柴归方临床观察:共纳入符合41例肝郁脾虚型轻中度抑郁症受试者,共有38例受试者完成8 week临床观察,占总受试者的93%,脱落率为7%且所纳入的受试者性别全部为女性;8 week治疗后,27例受试者得到临床控制、7例受试者显著进步、3例受试者进步、1例受试者无效,药物显效率为89.5%;20例受试者在2 week末的减分率大于25%,药物早期起效率为52.6%;受试者经过2 week的治疗,HAMD-17量表中抑郁情绪、自杀、入睡困难、激越、精神焦虑、躯体焦虑、胃肠道症状及全身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经过8 week治疗后,各项症状的评分均显著降低(P<0.001);8 week末药物对中医证候各症状均表现良好的改善作用(P<0.001);经过8 week复方柴归方治疗,与治疗前相比HAMD-17量表中除体重因子外其他4项因子分数均表现出显著性差异(P<0.001);HAMA-14项焦虑量表除了感觉系统症状评分无明显改善外(P>0.05),药物对其他焦虑症状均具有显著改善效果(P<0.001);伴发的焦虑症状对复方柴归方的抗抑郁疗效无影响。与前期逍遥散临床观察结果比较:(1)处方:复方柴归方保留了逍遥散中君臣药物、配伍合理、抗抑郁物质基础更明确、组方用药安全;(2)剂量:复方柴归方用药剂量更小,有利于新药的开发;(3)疗效:逍遥散(370 g生药/d)及复方柴归方(145 g生药/d)水煎液治疗肝郁脾虚型轻中度抑郁症患者临床显效率相当,无显著性差异;逍遥散早期起效率优于复方柴归方;阶段性抗抑郁疗效分析间接证明了减方对处方抗抑郁疗效无明显影响,也提示8 week的治疗疗程的相对合理性;复方柴归方及逍遥散对35岁以后患者中表现出的显效率略优于35岁以前,但是复方柴归方临床观察中受试者全部为女性且两组样本中35岁以前纳入的样本量过少也可能造成结果假阳性,对结果造成一定的偏差;对症状减少率进行卡方检验,复方柴归方对于入睡困难及胃肠道症状状干预作用可能略优于逍遥散效果,但是逍遥散对于睡眠不深症状的改善效果要强于复方柴归方,为了排除小样本可能带来的假阳性结果,需要临床大样本进行验证;逍遥散及复方柴归方对睡眠障碍、体重及迟滞因子症状疗效相当,对其他2项因子逍遥散干预效果优于复方柴归方;(4)安全性对逍遥散及复方柴归方不良反应记录及分析提示我们在筛选受试者时,阴虚火旺、肝阳不足体质患者应该谨慎纳入。结论:(1)初步明确了化裁方复方柴归方的高剂量水煎液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有效性,其显效率为87.5%;(2)在高剂量复方柴归方临床观察结果的基础上开展低剂量复方柴归方水煎液抗抑郁临床疗效观察,其显效率为89.5%,且药物的早期起效率良好,在改善抑郁症状的同时也对抑郁伴发症状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3)低剂量复方柴归方水煎液与逍遥散水煎液临床抗抑郁疗效相当,早期起效率弱于逍遥散。
其他文献
针对汽车空气悬架复杂的非线性行为,研究空气悬架迟滞非线性动力学系统的全局性态。采用基于实测数据建立的非线性空气弹簧以及非线性轮胎模型,分析汽车悬架中的非线性弹簧力
<正>急性阑尾炎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急腹症,随着CT扫描技术的不断更新,在急腹症中的应用越来越多,MSCT对阑尾炎的诊断价值也逐渐被人们认可及应用。笔者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
期刊
<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农村集体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年来农村集体资金往来多元化、资产利用多样化、资源开发产业化形
"西藏叙事"集多体裁性、地方性、中国性、世界性、少数族裔性、神秘性、甚至流行性等多种特性为一体。以扎西达娃、阿来、范稳为代表的作家,打破以往各种外在性的视角,以小说
目的研究原发性翼状胬肉发生与泪膜稳定性间的关系。方法对在2012-10~2013-06就诊于我院眼科门诊的单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63例(其中静止期28例,进行期3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怡开片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38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6例和对照组112例。对照组给予怡开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
本项研究采用第二代超高通量DNA测序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来源于内蒙古阿尔巴斯型白绒山羊的绒毛生长期与静息期三个皮肤部位的样本进行了深度的转录组测序,并运用de
当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和"文化自信"是德育工作重要指导思想。中国传统文化赋予了"水"丰富、深刻且积极的精神内涵。将水文化的思想内涵和高职学生德育工作关联在一起,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