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导管腺癌中lumican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细胞增殖、p53基因突变和血管形成的相关性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uichi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分子病理技术检测lumican在胰腺导管腺癌(PDA)中的表达,研究lumican与细胞增殖、p53基因突变和血管形成的相关性,初步探讨lumican在PDA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PDA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构建包含100例PDA癌组织和20例癌旁胰腺组织的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lumican、Ki-67、p53、VEGF蛋白的表达。提取15例PDA新鲜癌组织和癌旁胰腺组织的mRNA,应用RT-PCR技术检测lumican基因的表达。并就lumican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Ki-67、p53、VEGF表达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组织芯片的100例PDA中男性60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59.5岁(31~79岁)。RT-PCR 检测的15例PDA中男性11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62岁(45~77岁)。 1.组织芯片免疫组化结果 ① lumican在PDA癌细胞、癌巢周围纤维组织、癌旁胰腺间质中的表达率分别为92%、83%、40%。lumican在癌巢周围纤维组织中的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在癌旁胰腺间质中的表达强度。 ② PDA癌细胞中Ki-67、p53、VEGF的表达率分别为61%、94%、81%。三者与lumican的表达均呈正相关。 ③ 癌巢周围纤维组织中lumican的表达率与肿瘤侵袭程度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 ④ lumican阳性组的生存期明显短于阴性组(P值=0.017)。 2. 新鲜组织RT-PCR检测结果 PDA癌组织lumican基因表达的光密度比值明显高于癌旁胰腺组织。 结论: 1.lumican作为富于亮氨酸的小分子蛋白聚糖(SLRP)家族成员之一,在PDA的发生、发展中主要是通过肿瘤细胞外基质(ECM)发挥作用。lumican的过表达与肿瘤细胞的侵袭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2.lumican与Ki-67、p53、VEGF对PDA的发生、发展有协同作用,通过复杂的作用网络,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癌基因的表达、肿瘤血管的形成、生长因子的信号传导等多个环节影响PDA的发生和发展。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现代免疫学主要的杰出贡献是揭示了传统免疫学中一系列令人迷惑的现象:(1)T细胞通过其TCR分子识别由MHC分子递呈的抗原肽,而从MHC分子的抗原肽结合槽中洗脱下来的分子,90%
学位
骨骼肌组织工程的建立为各种骨骼肌病(肌营养不良、脊髓性肌萎缩等)提供了治疗希望,也为整形外科治疗创伤、肿瘤切除、失神经支配所致的肌组织缺失所期盼。尽管组织工程研究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本研究旨在探讨联合应用督脉电针(EA)与TrkC基因修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TrkC—MSCs)移植治疗全横断脊髓损伤的大鼠,能否促进移植细胞的存活和分化,轴突的再生和功能的恢复。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