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经典的Miller和Modigliani公司估值理论模型,公司当前的市场价值应该等于未来各期该公司的收入与账面价值变动之差的期望的贴现。因此如何预测未来的收入或盈利是为公司估值的关键步骤。拥有众多信息资源的证券分析师对上市公司未来收入或盈利的预测报告及推荐评级(或目标价格预测)经常作为广大机构或个人投资者的重要的估值与投资参考。而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分析师在对上市公司财务预测和股票推荐评级活动中经常出现故意的偏差。其中分析师在上述两种活动中的羊群行为是典型的行为偏差之一。根据动因不同,分析师羊群行为又可划分为基于信息的羊群行为和非信息动因的羊群行为。本文在总结现有文献关于分析师羊群行为的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复杂网络理论方法、计算实验建模(Agent-based modelling)技术和数据实证分析等手段,分别对分析师财务预测和推荐评级活动中的羊群行为及其对资产价格波动、股价同步性等变量的影响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第三章中通过组建分析师羊群关系网络,并结合相关复杂网络理论方法,构建了用于度量行业中不同类型的分析师预测羊群行为的统计指标HBN,发现各个行业中两类分析师羊群行为的程度存在显著差别。但这种差别并不会显著影响行业指数收益率波动的变化。第四章中构建了分析师与机构投资者群体信息交互的计算实验模型,解决了现有研究中两类分析师评级推荐(即目标价格预测)中的羊群行为无法有效区分、行为程度无法度量的问题,并对两种分析师羊群行为的生成机理、影响因素以及该行为的变化对资产价格波动等变量的影响等问题展开研究。结果发现机构投资者和分析师的买入(或买入推荐)与卖出(或卖出推荐)时的羊群行为对资产价格波动存在不对称地影响。两种动因的分析师羊群行为均不会影响资产价格波动的变化。只有机构投资者的买入羊群行为会影响资产价格波动,而卖出羊群行为则不会。此外,分析师群体的职业生涯关注动机的提高、机构投资者信息搜索能力的加强等因素会对资产价格波动的变动产生显著地影响。而分析师与机构投资者间采用固定的信息交互或合作方式时、分析师采用“短视”的学习决策方式或其从业经验匮乏时,会显著加剧资产价格波动。第五章的实证研究发现在沪深股市中,当分析师群体在预测活动中不出现明显的羊群行为时,其预测报告数量会显著增加股价同步性。而当其羊群行为变得严重时,预测报告数量的变化并不会显著影响股价同步性。另外,结果表明股价噪音水平的提高会部分削弱上述变量间的影响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