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黄帝内经》六气理论对吉林省前郭地区五脏类疾病发病与气象因素相关性研究

来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jia0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基于六气理论对前郭尔罗斯地区2003年-2014年12年气象数据和前郭县中医院及前郭县人民医院五脏类疾病发病数据为基本资料,研究六气理论中五脏病发病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探索气候变化对五脏病的影响,并且对吉林省前郭地区五脏病发病规律进行总结,为前郭地区五脏病的防预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方法:  1、建立前郭地区2003年-2014年12年间各气象因素六气时段的数据库及五脏类疾病发病的数据库,包括:  ①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照差、降水量、平均风速、最高气压、最低气压、相对湿度、最小相对湿度、日照时速、日照百分率12种气象因素的六气时段日平均值;  ②五脏病的六气时段发病数(六气时段划分均以大寒日为起始点)。  2、六气与五脏病发病的描述性统计研究,探讨五脏类疾病六气时段的发病人数及发病趋势。  3、六气与五脏病发病的相关性研究,即将五脏病发病按照入院时间分别进行司天、在泉、客主加临时段划分,然后对五个系统分别按照同期发病数作为研究组及未发病数作为对照组进行分类,再用其卡方检验分析其间差异性,P<O.05,表示五脏病发病数的司天、在泉、客主加临时段分布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算出每组数据的平均值,高于平均值,表示为高发;低于或等于平均值,表示为低发。最后依据《黄帝内经》六气理论中相应的五脏疾病易出现高发的各时段发病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及统计印证。  4、五脏病发病数与同期气象因素进行单因素相关分析,通过运用SPSS22.0软件Spearman相关分析的统计学方法研究五脏病发病数与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照差、降水量、平均风速、最高气压、最低气压、相对湿度、最小相对湿度、日照时速、日照百分率相关性。  结果:  1、五脏类疾病的发病数,在司天之气、在泉之气、客主加临六气的不同时段,均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  2、五脏病发病数与同期气象因素具有相关性。  结论:  1、五脏病发病不仅与司天、在泉之气有关,而且与五行母子相及理论有关。  2、肝系疾病的发生与火热之气、风气偏盛密切相关;心系疾病的发生与火热之气、寒气偏盛密切有关;脾系疾病的发生与寒湿之气、燥热之气偏盛密切相关;肺系疾病的发生与火热之气、湿气偏盛密切相关;肾系疾病的发生与火热之气、寒气偏盛密切相关。  3、五脏病疾病与气象因素存在着一定相关性。五脏病疾病的发病与同期司天之气、在泉之气的气象变化有关,其中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是影响五脏病发病的最主要气象因素;降水量是影响五脏病发病的重要气象因素。五脏病疾病的发病与同期客主加临的气象变化有关,其中平均风速是影响五脏病发病的最主要气象因素。
其他文献
政府设立引导基金的初衷是改变以往政府帮扶企业的方式,以投代补,逐渐减少对企业的财政补贴.设立引导基金,一是可以通过少量的财政资金吸引社会资本投向本地区的重点领域和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