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IT2通过下调BCR/ABL1降低慢粒细胞株K562的增殖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pri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虽然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是慢粒治疗的一线药物,但是随着临床上TKI药物的长期使用,有越来越多的临床耐药现象常有出现。干扰素α(IFN-α)作为第三代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的药物。其临床药效并没有被TKI药物完全取代。依据文献报道,绝大多数的慢粒慢性期的病人在联合IFN-α和TKI药物治疗后会得到一个更长的缓解。更有趣的研究得出,合用IFN-α可以加速TKI药物发挥药效。目前为止,IFN-α治疗CML生物分子机制并未获得全面而系统了解。收集三例初发的CML患者和三例对照的骨髓标本,Trizol处理标本后,提取RNA,检测RNA质量合格后,分别取等量的m RNA进行混合CML标本组和缺铁贫对照组,送公司进行RNA测序分析。通过对测序数据分析,我们发现BCR-ABL1阳性病人干扰素相关信号通路明显被抑制,其中干扰素诱导表达基因如干扰素诱导的四肽重复蛋白(interferon-induced tetrapeptide-repeat protein,IFIT)家族成员IFIT1、IFIT2、IFIT3都明显下调。其中,IFIT2在多个实体瘤与血液肿瘤中均具有抑制癌症发展的作用,也是三者中研究最为广泛的基因。结合团队已发表的文章,在人急性早幼粒细胞株(U937)内,上调IFIT2表达,可将抑制细胞生长,阻滞周期在G2/M期。欲探究IFIT2在慢粒当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分为两个部分:1)过表达IFIT2在细胞生长和周期可能引起的改变;2)探索IFIT2是否通过影响BCR-ABL1信号通路蛋白,以达到抑制白血病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研究方法:1)应用RT-PCR技术检测24名CML病人与16名缺铁贫病人的骨髓细胞IFIT2转录水平。同时,在服用伊马替尼3个月和6个月后,检测6名CML病人骨髓细胞中IFIT2和BCR-ABL1的转录水平的变化。且慢粒细胞白血病骨髓象和临床症状有所改善。2)选用人CML细胞株K562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一株可以稳定表达IFIT2基因的K562细胞。通过免疫荧光和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胞内IFIT2表达情况。诱导构建细胞株IFIT2过表达,观察细胞生长变化情况;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3)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BCR-ABL1及其下游PI3K-AKT-m TOR等信号通路蛋白变化;检测P27周期蛋白及其相关蛋白是否发生改变。研究结果:1)RT-PCR结果显示缺铁贫病人表达IFIT2要明显高于慢粒初发的病人。病人服用伊马替尼并取得疗效后,IFIT2和BCR-ABL1的转录水平,分别随着服用的时间表达上升和下降。2)在过表达IFIT2细胞中,细胞计数结果表明生长速度明显减慢,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发现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3)在过表达IFIT2细胞中,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得到BCR-ABL1明显被下调。同时,PI3K-AKT-m TOR信号通路蛋白被抑制。细胞周期G1期调控蛋白c-Jun和p-c-Jun(ser63)被下调。IFIT2通过降解E3泛素连接酶复合物中的支架蛋白cullin1促进周期负调控蛋白p27的积累。结论:1)在BCR-ABL1阳性的CML患者中,骨髓白血病细胞IFIT2转录水平较缺铁贫明显下降。2)伊马替尼治疗CML后获得疗效,可下调BCR-ABL1和上调IFIT2基因。3)过表达IFIT2可下调c-Jun和上调P27细胞周期蛋白,以达到阻滞细胞于G1期作用,从而起到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4)IFIT2可以通过抑制BCR/ABL1-PI3K-AKT-m TOR信号通路蛋白的活性,以达到负相调节K562细胞周期的作用。
其他文献
伴随着全球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人类迫切需要寻找一种清洁高效的新型能源,而氢能无疑是最理想的选择。但目前制取氢气的方式仍主要依靠化石燃料等传统能源,这些方法不可避免的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是将用之不竭的太阳能直接转化为可利用的氢能,这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在光催化分解水制氢体系中,助催化剂可以有效分离光生电子和空穴,降低析氢所需的过电位,从而大幅度提高产氢效率。目前最高效的析氢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个体遭受巨大创伤性应激事件后延迟出现且持续存在的常见精神疾病,其中过度焦虑是PTSD患者的基本症状。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表明PTSD的发生与杏仁核脑区功能紊乱密切相关。杏仁核作为大脑的情感中枢,其与腹侧海马(Ventral hippocampus,v HPC)、前额叶等脑区存在广泛的结构和功能联系,共同参与了情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也日趋提高。随之而来的能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峻。因此,开发清洁、高效、可再生的能源成为了大家争相研究的方向。太阳能储量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半导体光催化制氢则能把低能量密度的太阳能转化成高能量密度的氢能储存起来,是解决能源短缺最有前途的方法。近年来,石墨相氮化碳(g-C3N4)的研究一直是个热门领域,它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合成方法简单、无毒、稳定性好
[目的]总结国医大师卢芳运用抑免汤治疗荨麻疹的经验。[方法]分析卢老对荨麻疹的病因病机认识,剖析经验方抑免汤组成、方义及功用,并附临床医案加以验证。[结果]卢老认为荨麻疹病位在肌表,病因为外感风寒湿邪,或饮食不节,郁久化热,日久则病邪入血分,发为荨麻疹;治疗上既要运用清热利湿之法,又需解表透疹、活血化瘀,故选用抑免汤加减治疗。此方可以治疗湿热与痰瘀等复杂致病因素所致的荨麻疹,无论是荨麻疹初起还是日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Z)是最常见、最严重的精神疾病之一,它影响了世界人口的0.5-1%,但SCZ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普遍认为SCZ是一种受环境和遗传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复杂疾病。其中遗传因素在SCZ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已经发现与SCZ相关的染色体区域,并且鉴定了许多SCZ的易感基因。基因DTNBP1(dystrobrevin-binding protein 1)是其中
半导体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被认为是最有前景的一种制氢手段。而开发高效、稳定的可见光催化剂是光催化分解水制氢的研究重点。自2009年王心晨等发现石墨相氮化碳(g-C3N4)应用于光催化分解水以来,g-C3N4就因其高的物理化学稳定性、独特的电子能带结构、原材料低廉、无毒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由于直接热缩合法得到的块体g-C3N4光生载流子复合率比较高、比表面积较小,限制了 g-C3N4的光催化活性,
细胞表面囊泡(cell-bound membrane vesicles)存在于多种细胞的表面。由于缺乏有效的分离和纯化方法,目前对细胞表面囊泡的组成、结构、产生和功能等知之甚少。近期研究发现,细胞表面囊泡对多种去污剂(如Triton X-100和SDS等)具有耐受性。本研究拟利用这个特性来分离和纯化细胞表面囊泡,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探究正常和氧化损伤情况下细胞表面囊泡的蛋白质组成,并对其潜在的功能进
背景:结肠癌起源于肠上皮的局部腺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达到10.2%,位于人类十大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其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及健康。然而,其确切发病机制仍不清楚,而且结肠癌的起病隐匿,预后较差及死亡率高,这对于结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寻找结肠癌有效诊断的新的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成为临床研究的一个热点。ARHGEF16是一种鸟嘌呤核苷交换因子,参与调节小G蛋白的激活,而
目的:雌激素效应环指蛋白(Estrogen responsive finger protein,Efp,也称作tripartite motif protein 25,TRIM25)是重要的泛素E3连接酶,本实验室前期工作已证实Efp能够与14-3-3η发生相互作用,通过介导后者的泛素化降解影响其细胞内表达水平及其参与的心肌保护作用。同时,Efp作为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
背景与目的:败血症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常因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而致死。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诱导败血症的主要成分,LPS可通过与细胞中的跨膜糖蛋白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特异性结合,刺激炎症细胞产生大量的促炎因子如:TNF-α、IL-1β等,诱发败血症,表现为全身炎症反应。急性肾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