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伯宗《荣进集》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g3168602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伯宗是明代洪武首科状元,现存作品集《荣进集》,体现开国之气象,被认为是“台阁胚胎之始”。本文将其作品集视为研究对象,结合作者生活时代、地域及人生际遇,在全面分析其诗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而挖掘出其特点、成因及被接受的差异性。具体而言,分为五部分:绪论主要介绍吴伯宗及其诗文的研究现状,进而说明对《荣进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二部分是对吴伯宗生平、交游、著述进行梳理,并对其会试名次的不同说法进行重新考证。第三部分是文章重点,通过揭示“首科状元”对《荣进集》编排的影响,进而阐发出吴伯宗功利性的诗歌观以及经世致用的文学观。分析《荣进集》所涉及作品,分别从应试、应制诗文、赠送诗文、其它诗文入手,次第展开。应试、应制诗文主要包含《荣进集》应试之文及应制诗;赠送诗文中包含题赠诗、送别诗、所有序文;其它诗文中则包含感恩诗,咏怀诗及其它文类。总体而言,吴伯宗诗文在内容上主要表现为:应试之作笔法中规中矩,重在宣扬儒家思想,语言平正严谨;馆阁之作带有官人文学之气,以歌颂盛世为主要基调,重在提倡忠君报国,辞藻华丽晓畅。第四部分主要分析《荣进集》的艺术特点及成因。艺术上主要表现在诗文中作者频繁使用用典和渲染,风格为雍容典雅。这些特点的形成一方面受科举制度的洗礼,一方面离不开明朝思想文化的高压,而吴伯宗自身馆阁经历也是其影响因素。第五部分是对《荣进集》价值的解读。从吴伯宗高中状元后进入馆阁任职这两段人生经历入手,分析状元、台阁经历与文学创作的关系,进而得出吴伯宗对台阁体形成的先导作用。通过对《荣进集》被接受的差异性的原因进行梳理,能够分析出《荣进集》为“台阁之胚胎”在于吴伯宗是江西籍文人,又是开科状元,曾任职于馆阁,而他的创作风格又崇尚平正典雅,且被后世文人所效仿,与同时期其他状元相比,仅有他的文学创作留存于世,故理所当然被四库馆臣所认可。而他的作品集不被认可也有一定的原因所在,受当时“台阁之文”与“山林之文”二分法的文学批评观念的影响,加之吴伯宗无派别归属,所以很难被接受,又进入馆阁之后吴伯宗投入大量精力于政治仕途,较少专注文学创作,其所作诗文内容重在歌功颂德,文学色彩较少。最后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全面总结,吴伯宗既是馆阁臣子,又是科举士子,所以他的作品既带有文学性又兼有政治目的,对《荣进集》的分析研究,我们不仅感受到儒家思想及文化的熏陶,而且认识到明初状元文学服务于政治。
其他文献
人工智能技术在当今社会已经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智能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不断的受到人们的关注,正在进入国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近年来商用及家用机器
刺鲃(Spinibarbus hollandi)俗称青棍、阳鲣、光眼鱼、粗鳞鱼等,是中国长江以南江河中的重要鱼类。笔者继2008-2009年开展刺鲃池塘健康养殖技术研究,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刺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根据我们党和国家的发展角度发表了非常重要的讲话,将学校相关的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要意义进行了重要的说明,然后就关于怎样将
锆合金因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较低的热中子俘获截面、较高的强度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核反应堆中的包壳与结构材料。锆合金带材的加工过程涉及轧制与热处理工艺,其最终形态影响锆合金的诸多性能与核反应堆的安全性。对新型锆合金加工过程中工艺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退火与形变后锆合金带材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了系列研究,研究结果期望为推进核反应堆用新型锆合金的国产化提供有益的参考。本文以一种新型锆合金带材
一次函数的图像,可以直观地确定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等问题。可以体会到方程(组)、不等式的解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与图像上点的坐标
采用经实验运行得到SBR工艺处理化粪池出水的合理的操作模式,能获得90%以上稳定的CODcr去除率及更好的BOD5去除效果,NH3-N去除率大于75%,TN去除率大于45%.并考察了污泥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