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古代医籍以及近现代文献中关于治疗心悸的有效方剂,采用现代计算机统计技术及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研究中医药治疗心悸方剂配伍规律,为心悸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提高中医药治疗心悸的临床疗效,并为相关中医药新药的研发提供思路与方法。研究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查找,整理古代和现代治疗心悸的方剂,在收集方剂的同时,对心悸病名的历史沿革、病因、病机、证治以及心悸的现代研究加以总结。将所收集到的方剂分别建立古今Excel数据表,经计算机统计出其药物分类、高频药物,对高频药物进行性味归经分析,并将高频药物带入Spss Clementine12.0作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常用药组。研究结果:通过文献查找,本研究共收集到古今治疗心悸的方剂1002首,其中古方433首,得出古方治疗心悸的主要用药类别包括补益药、安神药,辅以利水渗湿药、解表药、清热药等,常用高频药物为人参、炙甘草、茯神、茯苓等药;今方569首,得出今方治疗心悸主要用药包括补益药、清热药,辅以活血化瘀药、安神药、解表药等,常用高频药物为甘草、丹参、麦冬、黄芪等药。古今高频药物以归心、肝、脾经为多,药性以温、平为多,药味以甘苦及甘为多。通过对古今的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古方常用二联药包括茯神-人参、炙甘草-人参、远志-茯神等,常用三联药包括远志-人参茯神、远志-人参茯苓、炙甘草-人参麦冬等;今方常用二联药包括麦冬-丹参、黄芪-丹参、五味子-麦冬等,常用三联药包括五味子-丹参麦冬、黄芪-丹参五味子、丹参-麦冬黄芪等。结论:研究结果提示,古今治疗心悸方剂用药有一定差异性,古方为以益气养心安神药为主,今方以益气活血、养阴安神为药主,综合起来分析,古今治疗心悸的方剂以补益药为基本结构,配以安神药、利水渗湿药、清热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理气化痰药等,用药频次较高的为人参、甘草、茯神、远志、丹参、麦冬、黄芪等药,根据其用药规律得出治疗心悸的方剂以补益养心(益气养心)为主,辅以安神宁心、驱邪平心为其基本配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