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资源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转型的影响分析——以深圳、武汉为例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anm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后,沿海地区率先承接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转移,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而当其经济增长到一定高度后,由于受到地域空间的限制和资源边际收益下降因素的制约,此时再延用以前的发展模式进行经济发展,显然其效率会大不如前。因此将沿海地区的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至内陆地区的必要性大大增加,这样伴随着产业的转移,资源在两个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的流动会促进两个地区的共同协调发展。所以可以从经济资源流动的角度看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增长是其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的结果。  本文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经济资源流动和区域经济增长转型二者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以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经济成功转型的案例为依据,将深圳的经济转型时期划为三个阶段,分析了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变化和经济转型情况,指出了深圳经济成功转型的实质是经济资源要素的合理变动;在此基础上,通过搜集深圳历年的统计资料,剔除价格因素对分析的干扰,计算出历年实际的资本存量数据,并通过计量模型,应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深入地进行了经济资源要素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最后,通过沿海发达地区深圳和内陆地区的对比,指出了经济资源的流动再分配对内陆地区武汉的经济转型增长的影响和意义。  因此,将沿海发达地区和内陆欠发达地区联系起来分析后,可以知道在资源总量有限的约束下,在发达程度不同的区域之间,对经济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以及促进经济资源合理的流动显得意义重大。这样不仅有利于内陆地区的产业集聚发展,而且会使沿海发达地区主动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沿海地区经济向创新、技术、制度、效率等生产要素驱动转型,逐渐减少对资本和人力资源的依赖。最终,不同梯度的地区才能发挥各自优势并互补其短、协调发展,从而由局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延伸至全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其他文献
东莞模式是加工型外贸出口的重要模式,它立足于中国外贸出口企业的三来一补运作模式,在解决过剩劳力、出口创汇、支持财税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2007年之后,东莞模式受到劳
一、从交易所基金的持仓水平看来年黄金平均价格  2012年全球黄金交易所基金连续第7年增持黄金现货,其中全球最大的黄金交易所基金道富环球黄金信托基金(SPDR Gold Share)的资产规模在近一半的时间里都超过了700亿美元,尽管黄金价格在2012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盘整趋势当中。  过去几年里,我们一直都试图通过计算SPDR的持仓成本来估算来年的黄金价格均值,不过总会出现10%左右的误差,
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扩张在带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政府征地而带来的流血冲突经常见诸报端,类似“农民被上楼”的事件屡有发生,城市房地产价格高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小农户”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现阶段农产品价值链体系仍存在着效率低、交易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宗旨就
编者按:生态建筑体现可持续发展原则,强调建筑与人文、环境及科技的和谐统一,是建筑业由传统高消耗型发展模式转向高效生态型发展模式的必由之路,是当今世界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2004年9月,“上海生态办公示范楼”在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莘庄科技园区内落成。示范楼针对上海的地域特征和经济发展水平,集成了国内外60多家产学研联合体的先进技术研究成果,全面展示了体现生态建筑基本设计理念的超低能耗、自然通风
1929年发端于美国的经济危机波及了世界各国,这次危机史称大萧条。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个国家可以逃脱大萧条的影响,大萧条就像飓风一样横扫了世界,给世界各国带来经济萧条的痛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