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新疆铁路飞速发展,经历了由“一”字形、“人”字形再到“网”状形的改变。而且,新疆铁路的运行速度也在不断提高,新疆铁路的时速由开通时的四五十公里每小时,到现在新开通的动车时速可达到两百公里每小时,即使是普通速率的列车,经过多次铁路提速后,最高平均时速也可达一百六十公里每小时。在这种变化下,利用历年新疆铁路、人口和经济数据,探究新疆铁路发展过程中新疆城镇规模结构和空间相互作用的变化,同时,研究铁路对新疆城镇规模结构和空间相互作用产生了哪些影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化和实证研究新疆铁路对城镇规模结构和空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力,为新疆城镇规模结构、空间结构优化和未来新疆铁路建设提供数据参考。通过实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研究表明,新疆铁路在2010年前后的速度增长阶段,并未影响新疆整体沿线站点城镇的人口规模发生大的改变。但是,从小范围区域(天山北坡经济带)来看,新疆铁路在2010年大规模提速后,天山北坡经济带的铁路沿线城镇的人口数量呈现增长的趋势。(2)随着铁路运行速率的增加,新疆城镇间的时间距离变小,人口潜力值增大,可达性加强。但是从整体变化趋势上分析发现,不同铁路速率下的各城镇人口潜力值、可达性值的变化趋势没有改变。铁路提速对新疆各城镇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并不明显。(3)铁路发展对新疆城镇空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存在区域性差异。南疆地区铁路城镇的人口潜力值略大于北疆地区。新疆首府城市乌鲁木齐,由于其拥有庞大的人口数和所处的重要铁路枢纽位置,导致其人口潜力值远高于其他城镇,且随着时速的加快,人口潜力值与其他城镇的差距就越大。(4)新疆各城镇的可达性程度受到地域性的影响。和田市、北屯市和霍城县作为新疆铁路沿线城镇边缘城镇,由于处于铁路线路终点,与其他城市之间的距离较远,所以可达性较弱;而和静、焉耆、吐鲁番、乌鲁木齐等城镇处于铁路线路的中间转折站点,经过的铁路线路较多,铁路网络较为密集,所以可达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