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刑事赔偿范围的思考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flyingship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国家赔偿法的规定看,刑事赔偿范围是列举式,既有肯定的列举,也有否定或排除的列举。这种模式的特点就是范围明确、具体、有限。在建立国家赔偿制度初期,赔偿范围非常有限是可以理解的,从不赔偿到可赔偿这个阶段,范围比较窄也是规律。随着法治建设的发展,扩大权益救济范围也是必须的。在这个大背景下列举模式的局限性和不足也就越来越明显了。从逻辑上讲,肯定与否定都是列举,不能确定全部范围,也就是存在着概念的不周延问题,没有穷尽刑事行为的全部外延。所以,在实践中就会遇到既不在肯定列举范围又不在否定列举范围的
其他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颁布实施,使得我国抵押制度无论是在立法上还是在实践意义上都有了突破性的进步,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文试图从我国抵押制
行政处罚是行政执法行为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实践中形成的法律关系更是复杂,因此行政处罚实施的好坏直接影响公共利益和个体利益。行政处罚主体制度是行政处罚制度的基本内容,自《行政处罚法》发布以来,行政处罚主体制度受着法治和实践的双重考验。长久以来,我国行政处罚制度就弊端重重,执法效率极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是目前我国解决行政处罚主体混乱的办法之一,就是将原本分散的、由不同机关行使的行政处罚权改由某一个机关来
1984年我国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1988年以来的全国人大会议上,关于修改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议案不断提出,1998年、199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就有关民族区域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