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风格的一位作家,他晚年的创作代表了他一生创作的最高成就。十年动乱后,他昼夜不停地创作,完成了《耕堂劫后十种》,其艺术品位与思想境界之高,完成了他由小说名家到文学大家的转换。以文革为界,他一生的创作分为前、后两期,风貌迥异,由极力追求“美的极致”转向了沉痛地揭露“恶的极致”,使晚年的孙犁再一次引起了文坛的普遍关注本文以孙犁的散文作品集《耕堂劫后十种》为研究对象,分为三章进行论述。第一章是感世抒怀,坦露真情。这一章分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一)回忆中的真情;孙犁通过对故乡、故友、亲人、自己人生的回忆,记叙了他们的人生遭遇,描写了他们的悲欢离合,优缺点,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二)反思中的隐忧;在解放思想吹拂下,孙犁不仅反思了文革,而且反思了转型期文坛、道德、生态、三农等一系列社会人生问题。第二章是去饰存实的艺术嬗变。这一章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艺术上的崇实性;孙犁晚年的创作是将自己半个多世纪中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经过思想与感情的冶炼,熔铸在十本散文中,因而其作品具有真实性、现实性的特征。(二)文体上的交融性;孙犁散文由读书记、书艺文录、序跋、书信等多种式样的文章组成,通过文体的交融实现表达的丰富性,使其散文情理兼备。(三)语言的文白交杂;这样的语言更简练,也打上了自己文学边缘化,保持自我、排遣孤独的情绪烙印。第三章是人文合一的践行坚守。这一章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知行合一,仁爱为本;主要是写孙犁为国为民的责任感,其文章的目的是提升人类道德。(二)淡薄名利,甘于寂寞;主要是写孙犁一生远离官场,不计名利,不贪富贵,只管勤奋,寂寞著作。(三)经多见广,博学多识。主要是写孙犁一生阅历丰富、学识渊博,创作时全身心投入,严肃认真。文章的前两部分从感世抒怀坦露真情、去饰存实的艺术嬗变,集中分析孙犁晚年作品中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使我们后辈清楚他是怎样作文;人文合一的践行坚守这部分使我们后辈更清楚了他是怎样做人,达到人文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