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中学阶段,必须充分发挥思想品德学科德育教育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这是一场与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及西方和平演变争夺青少年一代的无形战争,是时代赋予思想品德学科和教师的责任。本文着重从课题研究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出发,论述了思想品德本土教育资源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出了本土教育资源“梳理—链接—开发”的研究思路、利用途径、课堂教学结构以及具体的操作步骤,探索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思想品德课程结构。通过研究,挖掘、运用了大量学生身边的本土教育资源,改进了思想品德教育的教育方式,丰富了思想品德学科的课堂教学内容,拓展了德育空间,构建了有本地特点的思想品德本土教育资源体系,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使本土教育资源更好的服务于中学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思想品德学科德育主渠道的作用,促进中学生在情感、态度、能力等诸多方面的发展,不断提高思想品德素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将来更好的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贡献,也为思想品德学科开发利用本土教育资源的研究提供了借鉴。通过课题研究发现,比较系统地研究中学生思想品德本土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成果不多,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对结合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与本土教育资源相链接进行开发、利用的现状做比较深入的分析,以及在如何链接学科教学与本土思想品德教育资源,探索本土教育资源开发、利用以及课堂教学结构上明确了思想品德本土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途径、方法,课堂教学结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在本土教育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一些建议。通过研究,为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与本土教育资源有效链接的途径,丰富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内容,拓展中学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空间,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为了更好地让师生在思想品德学科本土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感悟知识、培养能力、提升情感、加强思想品德修养,笔者根据实践中的体会,提出了一些思考,希望能进一步完善开发、构建、利用思想品德本土教育资源这一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