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家织锦是土家族妇女智慧的结晶,它扎根于土家族生活的文化土壤中,孕育着土家族人民的生活规约,是土家族精神生活的寄托和民族认同的象征。今天,在固守传统的人们心中,它仍作为一种“铁打不动的老传统”的婚俗而存在,在旅游市场,又以崭新的姿态迎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所以,今天的土家织锦与传统织锦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和新的文化背景下,土家族的传统织锦与现代社会的“工业文化”产品发生激烈碰撞,导致文化冲突和文化的强烈不适应,最后导致当地某些传统文化的消解,呈现出现实的局限性。因此,从民族学的视角,较深层次来理解土家织锦在当代发生的文化变迁,研究其变迁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对于土家织锦如何转型,走向文化产业化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叶家寨为个案,探讨土家织锦的生成、发展和现实存在,以及艺人群体的审美思想、生活习俗等众多关联性的文化因素,试图挖掘土家织锦所反映的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对认识民族地区民间手工艺在现代社会的处境,寻求继承与创新具有启示作用。
本文由导言、六个章节和结语组成。导言部分主要论述了本文的研究缘起、意义、学术前史、主旨与价值。第一章描述了叶家寨的自然环境、叶氏来源和与织锦相关的文化因素。第二章从古代、近代和当代三个时段的追溯,归纳了土家织锦的发展历程。第三章为了全面地阐释土家织锦在当代发生的变迁,一方面,详细描述了土家织锦的生产工具和工艺流程。另一方面,归纳了土家织锦的原生态手工艺的特性。第四章分别从生产工艺、品种、类型、原材料、功能和价值六个方面分析了土家织锦在当代发生的变迁,这种变迁是渐变的。第五章结合叶家寨的个案分析,阐述了织锦文化变迁的动因,认为主要是成年礼的淡化、文化场的位移、传承载体的丧失、闲暇生活方式的转换、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这六方面导致的。第六章根据土家织锦的文化变迁经历了这种渐变的过程,在导致变迁的动因较为复杂的基础上,从其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两方面作了评估,并就今后的新发展应走文化产业化之路作了可行性分析,从而为当前民间手工艺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普适性的对策,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可参考的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