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遗产是伴随着人们对文化遗产认识的不断深化而出现的一类特殊遗产,校园遗产是学校发展、城市建设和社会变革的重要见证。截至2013年,东北大学旧址、金陵大学旧址建筑群等58处校园遗产先后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下简称国保单位),还有大量校园遗产被列入省、市文物保护单位(以下简称省保、市保)。目前校园遗产的保护还是侧重校园建筑或建筑群的艺术价值,对建筑承载的历史意义重视不够,导致一些记录重要信息的校园建筑物和构筑物被拆除。本论文以西北大学老校区为研究对象,探究校园遗产的价值标准和保护方法,希望对其它校园遗产的保护提供借鉴。本论文的核心是“认识西北大学老校区的校园遗产价值,确定老校区校园遗产的保护思路”,论文从四个方面探讨这一问题。首先,从校园遗产的起源、价值和保护方面对近现代校园遗产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其次,回顾西北大学的历史沿革和老校区建设情况,为价值研究和保护奠定基础;再次,分析老校区的遗产价值,确定遗产要素构成;最后,分析老校区遗产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保护策略。本论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了解校园遗产的保护理论和实践、西北大学历史和老校区空间形态演变等问题;采用访谈、实地勘测等现状研究方法,明确老校区遗产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本论文的研究,主要获得了三点认识:首先,校园建设历史是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只有了解建设历史才能制定合理的保护措施;其次,在校园遗产保护过程中,应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在保护和更新中寻找平衡;再次,校园遗产的保护需要法律法规的引导,也需要广大师生的参与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