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几千年来,中医药在中风的预防和治疗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对降低病死率、减轻致残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等方面都有突出贡献。针灸是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手段,具有疗效确切、便于操作、副作用小、安全等特点,千百年来的临床经验和现代试验研究均证明针灸对中风有较好疗效,特别是对中风导致的运动、感觉障碍等后遗症状有着确切疗效。本研究以醒脑开窍法配合腹针治疗法为主、中医辨证分型取穴为辅的方法治疗中风后遣症,观察患者针刺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和相关量化指标,探讨醒脑开窍针法配合薄氏腹针疗法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效果。
目的:
观察醒脑开窍针法配合腹针疗法对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
3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运用石学敏醒脑开窍针法配合薄氏腹针疗法,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加减穴位,开展针刺治疗。每天治疗1次,6天为1疗程,每疗程后休息1天接着进行下一疗程治疗,共观察治疗4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分别运用计分法评价治疗效果、Brunnstrom分级量表评定患者运动功能、Barthel氏ADL指数法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运动功能显著改善(上肢:u=6.24,P<0.01;下肢:u=4.75,P<0.01);对日常生活能力评价发现,生活指数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提高(P<0.05);治疗总体效果,显效14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有效率90.00%。
结论:
醒脑开窍配合薄氏腹针疗法能够发挥两种针法的互补作用,对中风后遗症有显著疗效,能够显著改善病人上下肢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