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落实科学发展观,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的基本国策。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不仅需要国家从宏观上调控经济走向,在微观上还需要企业在提高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致力于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事实上,我国多数企业生产自然资源使用效率低下,环境污染严重,员工劳动条件恶劣,这主要是因为企业没有或没有完全承担其行为的外部成本和应尽的社会责任。为从微观上解决企业行为外部性问题,促使企业承担其应尽的社会责任,众多会计工作者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构建了社会责任会计、环境会计和人力资源会计等新型会计学科,但实践证明这些学科只反映企业行为某一方面的信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行为外部性问题,而且不能和传统财务会计很好的融合。社会关联会计则注重和传统财务会计相结合,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完全成本,让企业为其行为的全部后果负责,在此基础上揭示企业行为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从社会关联会计产生动因入手,阐述了社会关联会计产生的必然性和坚实的理论基础,构建了社会关联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全文包括导论在内共有八章内容,分为导论、理论准备、基本理论框架、绩效评价、现实与展望五部分。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社会关联会计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范围和研究目的,并简述了本文创新之处。第二部分,社会关联会计的理论准备。该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论述了社会关联会计产生的动因和理论基础。第二章社会关联会计文献综述,探讨人们在关联系列会计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第三章讨论社会关联会计的产生基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关联会计产生的动因;二是社会关联会计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论述了社会关联会计的理论框架。在第四章当中探讨了社会关联会计的会计主体、会计目标、会计假设和计量模式等基本问题。第五章研究社会关联会计成本核算的范围和核算方法,社会关联会计核算的成本包括传统生产经营成本、环境成本、人力资源社会成本等,主要的核算方法是完全成本法和产品寿命周期计算法。第六章研究社会关联会计信息披露和报告模式,鉴于社会关联会计反映的内容比较宽泛,其中包括定性和定量信息,因此社会关联会计信息披露方式仍然采用报表和文字说明相结合的方式。第四部分,社会关联会计评价体系。讨论了社会关联会计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及作用原理,并根据实践需要构建了社会关联会计的评价体系,设置了关键评价指标。第五部分,社会关联会计研究的现实与展望。本文第八章讨论了目前社会关联会计研究的局限性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以及社会关联会计运行的保障机制,并介绍了社会关联会计的发展趋势和主要动因,对社会关联会计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