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随机分组对照,正确进行三组治疗前后的疗效积分及综合疗效评定,客观评价自血穴位注射治疗女性寻常痤疮(脾虚湿蕴证)的疗效性、安全性,并观察女性黄体期性激素情况。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女性寻常痤疮(脾虚湿蕴证)入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治疗前均行性激素检测(黄体期)。基础治疗为口服柴胡四君子汤加减、外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治疗组行自血穴位注射,对照组1行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穴位注射,对照组2无穴位注射;每次双侧足三里注射,每穴位1ml,1周1次,共4周。于治疗前后记录疗效积分及不良反应,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①三组治疗前后疗效积分组内比较,皮损形态、丘疹数量、皮损颜色、肿胀破裂、伴随症状、治疗组粉刺数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三组治疗后综合疗效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三组治疗后各项疗效指标进行组间及两两多重比较得出:粉刺数量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1与对照组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丘疹数量疗效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1、对照组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三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说明自血穴位注射疗法安全可靠;⑤痤疮组与健康组在E2、T、P、PRL、T/E2指标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SH、LH指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①自血穴位注射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穴位注射均能明显改善女性寻常痤疮(脾虚湿蕴证)患者的临床症状;②自血穴位注射在综合疗效方面与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穴位注射无明显差异,但在改善粉刺数量、丘疹数量优于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穴位注射,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穴位注射在粉刺数量方面具有优势;③自血穴位注射治疗女性寻常痤疮(脾虚湿蕴证)疗效确切,无严重不良反应,便于临床操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需做进一步的大样本量研究;④痤疮组T水平与健康组无显著变化;E2、P低于健康组,T/E2、PRL高于健康组。或许经前痤疮或加重者可能与P降低,对减弱雄激素刺激皮脂腺分泌和增生的作用降低有关。而PRL升高与痤疮发生是否有关,需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