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浓海水含有丰富的资源,如果直接排放势必造成淡水资源的矿化和浪费同时加剧土壤的碱化,所以浓海水的开发势在必行。对于某地下卤水和经过反渗透处理后浓海水进行了电渗析浓缩实验,并对电渗析传质过程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为单价选择性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方法应用到浓海水浓缩利用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对电渗析法浓缩地下卤水进行了研究,本次实验考察的主要工艺条件为电流密度、脱盐槽循环流量、阳极液种类与循环状态及阳极液Na2SO4浓度对地下卤水浓缩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大电流密度可以提高浓缩速率,增大浓缩终点,提高单价离子的选择透过性,但过高的电流密度会增大能耗;脱盐槽循环流量对电渗析浓缩过程影响不大;阳极液种类与循环状态及阳极液Na2SO4浓度极室溶液的导电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将阳极液换成合适浓度Na2SO4溶液循环时可以达到与阳极液为原料水补水状态相近的效果。在最优工艺条件即电流密度为3A/dm2,阳极液为5%Na2SO4溶液循环,脱盐槽补水流量为0.3-0.4 m3/h条件下NaCl浓度可以达到205g/L,电流效率稳定在83%,膜堆单位能耗到达160KWh/tNaCl。对经反渗透处理后的浓海水进行了电渗析法浓缩研究。本次实验主要考察电流密度和脱盐槽补水流量对浓缩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增大电流密度可以提高浓缩效率,增大浓缩终点,但是过大的电流密度引起浓差极化,降低浓缩效果;脱盐槽补水流量越大,单价离子浓度增长速率几乎不变,膜对单价离子的选择性增大,对二价离子的透过性减少,同时电流效率与膜堆单位能耗、实验总单位能耗都随着脱盐槽补水流量的增大而减小。在最优工艺条件下NaCl浓度可以达到120g/L以上,电流效率稳定在90%,膜堆单位能耗到达177KWh/tNaCl。本文是以离子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发生电迁移传质为基础,根据电化学基本方程和双膜理论模型对浓海水在浓缩过程中的传质过程进行分析。由电渗析传质系数,电解质总扩散系数,水的电渗系数,不同流速下的界面层厚度,忽略浓差扩散的影响可得连续电渗析过程中浓缩室出口溶液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