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经济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尤其在银行业领域。随着金融业改革的深化,我国银行业在国民经济以及资源配置中必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竞争日益激烈的银行业市场现状,国内外学者对银行业运作的深入剖析从未停止过。因此,本文在前人系统性的研究基础之上,针对近年来银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凸显出来的一些问题,结合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该研究一方面有利于了解我们银行业市场结构现状,进一步优化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促使各大银行在激烈的竞争中重质量、重发展、调结构,不断提高我国银行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以更好的姿态面对日益竞争的国际银行业竞争;另一方面,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对促进我国经济的长期增长也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首先采用了最新的银行业经营样本,分析了我国最近十年银行业结构的变动情况,采用的衡量指标为国内主要银行的存款集中度、贷款集中度、HHI系数、基尼系数等,通过这些指标对我国银行业结构变迁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在过去十年间,我国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在逐年下降,金融市场结构发生着很大变化,银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日益加剧,银行业正在向朝着充满竞争的方向发展。针对这些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试图在理论上给出合理解释。因此,在全文第四章中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银行业结构合理化对资本积累的影响机制,然后论述了资本积累如何促进产业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增长。在第四章与第五章通过构建数量经济模型,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银行业结构的优化有利于经济增长的观点。全文以数理模型的检验为基础,加之理论上的解析,得出了我们银行业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应当注重结构优化的结论,这不仅仅有益于银行业自身的发展,同时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国民经济的增长都有重大意义。同时文中提出的结论也为我国进一步深化银行业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证支持。所以,在中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政府应当进一步深化对现有金融体制的改革调整,放松对成立民营银行的各项管制,政策上鼓励并支持区域性中小银行的发展,在可控的区间内,进一步放宽对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限制,允许实力雄厚的民营企业在小范围内建立民营银行。只有通过上述举措进一步降低我国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增加银行业的有序竞争,才能更好的发挥银行在企业融资方面的作用,更好的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