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礼兴教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穴及用药规律分析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rrydzf_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NC Herniation,LDH)是临床最常见的腰腿痛疾患之一,中国卫生部统计此疾病占全国总人数的18%,而保守治疗是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尤其针推及中药疗法。本研究的目的是首次采用数据挖掘探索庄礼兴教授近10年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将所涉及的针灸与中药处方一并进行统计分析并且总结治疗的潜在规律、运用特点及其最佳配伍组合,为相关性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促中医学术传承与发展起到良好的作用。
  方法:
  本课题研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处理对2009年9月至2019年11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庄礼兴教授门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诊疗记录。由于门诊电子系统不具备纳入针灸处方的功能,因此针灸处方及病历信息采集是在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门诊跟师时以笔记及照片方式记录。最终收入总病例240例,针灸73例,中药167例。诊疗记录经过初步筛查,入选的诊疗记录按照患者名字、性别、证型、选穴、药物组成、舌象、脉象等标题分门别类纳入Excel软件中生成数据库。运用统计软件IBM SPSS Modeler18.0及SPSS StatistiC21.0软件,对数据库里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如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以挖掘出庄礼兴教授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治规律并进行总结。结合庄礼兴教授所发表有关的学术论文,及临床上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指导及论述,进行客观的数据整合。
  结果:
  1.频次分析
  频次分析结果显示,本次研究所有病例按患者疼痛性质来看,麻木感和酸胀感最多,分别占36.09%和35.5%;中医辨证分型可分出8类,其中气滞血瘀证为频次最高,出现频次84次,占35%,次之是湿热下注;舌象频次统计分析,发现舌苔薄白为最常见的舌苔,其次是薄黄苔;舌色分析显示淡红舌是最为常见;脉象以弦脉出现频次最高;穴位有373个,频次≥9的有11个,其中大肠俞穴频次最高,为58次,占15.50%,接着是委中穴和环跳穴;在373个穴位中共涉及了8个经络,使用频次排前三的经络为足太阳膀胱经208次,占55.8%,其次是足少阳胆经和督脉;将所有穴位进行归经分类,统计结果显示膀胱经使用的腧穴最多,使用的穴位有8个,胆经次之,督脉排行第三;将体位分为腰背部、下肢后侧、下肢外侧、下肢内侧及其他部位,使用频次最多的体位是腰背部,频次为155次,占41.55%,用及腧穴5个,占全部穴位18.5%;在167个中药处方里发现,总共用到97味中药,使用频次最高的鸡血藤,为189次,在所有使用中药中占9%,接着是甘草、当归等;按照中药四气五味进行分类,温性中药使用率最高为843次,占39.95%;五味中结果显示甘、苦、辛味类中药较常见。
  2.关联分析
  结果显示临床上常用穴对有:大肠俞与关元俞、委中与承山、委中与悬钟等;穴组有大肠俞与关元俞+委中、委中与承山+大肠俞、委中与悬钟+环跳等。常用的药对有:鸡血藤与当归、鸡血藤与牛膝、自芍与炙甘草等。药组有鸡血藤与牛膝+甘草、炙甘草与白芍+鸡血藤、鸡血藤与当归+甘草等。
  3.聚类分析
  从73个针灸处方中选出高频的前11个的腧穴进行聚类分析,树状图显示可将腧穴聚分为3组:
  C1:大肠俞、关元俞、委中、环跳
  C2:秩边、阳陵泉、肾俞、风市、悬钟、承山
  C3:腰骶督脉排针
  从167个中药处方中选出高频前21味中药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可将中药聚分为4组:
  Cl:牛大力、千斤拔、川芎、木瓜、杜仲、桑寄生
  C2:薏苡仁、桑枝、延胡索、狗脊、海风藤
  C3:桂枝、细辛、附子、黑枣
  C4:鸡血藤、当归、白芍、牛膝、甘草
  结论:
  根据综合统计结果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情多虚实夹杂,以气滞血瘀为主。在针灸治疗上庄礼兴教授主要依据局部选穴和中医经络辨证选穴,主取3条阳经,分别是膀胱经,胆经和腰骶督脉,以达到振奋阳气,行气活血,舒筋通络的功效。庄礼兴教授在用药上多使用温平之药,治疗原则上以补益肝肾、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活血养血为主。
其他文献
海岸带是陆海交接的过渡地带,拥有最为优越的资源种类与环境条件。然而,随着海岸带地区经济不断发展,人类活动不断增多,导致海岸带开发出现资源浪费、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海岸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统筹平衡海岸带空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已经成为本世纪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海岸带保护与综合利用规划是实现陆海统筹的重要举措,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值得研究。首先,海岸
学位
随着工业化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重金属污染已持续成为重大的环境威胁,废水排放是水生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吸附是从废水中分离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有效方法。因此,获得新型高效的吸附材料成为废水重金属处理的研究重点。本文通过均匀设计和响应曲面法(RSM),优化制备条件,构建了氨基官能化核壳结构吸附剂和核壳结构稀土元素掺杂氧化锆的合成方法,开展了其对重金属铜、铅、锌和砷的去除性能及机理研究
随着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农业重茬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生物防治是解决作物的连作障碍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研究菌株对化感物质的降解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多相分类的方法对从盐地碱蓬根际土中筛选的一株能同时降解多种植物化感物质的细菌,进行分类鉴定,通过基因组测序和单因素降解实验的方法研究了菌株对正十六烷(Hexadecane,HA)、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
学位
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京津冀周边资源能源型城市群代表的呼包鄂地区,在保障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已成为重要的一环。本文通过建立2015年呼包鄂城市群大气污染源清单,分析各行业煤炭消耗占比和污染物排放量,研究该区域主要污染物排放特征。取得如下结论:  1.针对呼包鄂城市群产业特点,确定了燃烧源、工业源、生活源、移动源、扬尘源和农业源等六大类
学位
膜污染是超滤技术在水处理工程中工艺连续和长期运行的一个严重问题,利用可见光催化技术的优势,将可见光催化技术与超滤技术相结合,来研制具有抗污染性能的超滤膜,成为现在研究的方向。本论文以F-TiO2、Fe-g-C3N4、Mn-g-C3N4、F-TiO2/Fe-g-C3N4可见光催化剂为添加剂,结合可见光催化技术,制备了基于可见光催化剂抗污染PVDF混合基质超滤膜,研究了制膜条件,并对其抗污染性能和应用
学位
ADP-核糖基化是一种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过程。研究发现,它参与多种细胞活动,如DNA修复、转录、翻译、细胞信号传导和细胞凋亡,还与癌症、糖尿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心力衰竭等疾病有关,是临床诊断的标志物。分子印迹聚合物能够模拟天然生物分子的识别作用,对模板分子具有特异性和专一性识别性能,是生物分子的潜在替代物。本论文以ADP-核糖基化的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apA)为参照物,旨在制备一种简单、稳定
糖尿病危害严重,与肿瘤、心血管疾病合称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近年来随着人类饮食结构的变化和人口的老龄化,世界糖尿病的发病率急剧升高。我国由于肥胖人群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更是直线攀升,已经超过印度成为全球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维生素D具有多种效应,其在体内的活性代谢物1,25-(OH)2D3与靶细胞上的维生素D受体 (vitamin D receptor,VDR)结合后,可发挥调节钙磷代谢、抗炎
目的:  本课题通过研究消溃汤对湿热内蕴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局部症状以及湿热内蕴证候群的改善情况,客观评价导师运用消溃汤治疗湿热内蕴型ROU的临床效果,以期为湿热内蕴型ROU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且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的中医治疗方法。  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来自宝安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及脾胃病科门诊的72例湿热内蕴型ROU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
目的:  1.了解非药物疗法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研究进展和循证医学方法在中医学领域的应用概况,为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应用提供方向和依据。  2.通过检索非药物疗法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运用系统评价方法,采用网状Meta分析,总结归纳治疗该病的优化方案,从而为临床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方法:  检索The 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
目的:  本研究以回顾性方式,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广东省名中医庄礼兴教授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病例进行梳理,分别总结其对于治疗失眠症的处方用药规律及以针灸治疗失眠症的穴位选用规律的经验,用以指导临床发展和传承。  方法:  分两部分收集研究材料:一、导出过去10年庄礼兴教授于收录病案的处方,筛选出诊断为失眠症的内服处方中药;二、以笔记及病例拍照等方式收集2018年9月份至2019年12月份,庄礼兴教授治疗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