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建民营养老机构发展的困境及对策研究——以沈阳市养老服务中心为例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lingx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三五规划提出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我国应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公建民营模式作为我国养老机构的新兴类型,正在高速发展与不断完善。本文以沈阳市养老服务中心为案例,分析沈阳市养老服务中心在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而对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的运营管理进行分析和研究,探寻我国公建民营养老机构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性。  研究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在对沈阳市养老服务中心基本情况了解的基础之上,分析该机构在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医养服务对接协调不足、专业服务人员劳动强度大、护理人员心理疏导被忽视、工作时间安排不够合理、责任划分不明确等,继而分析了产生诸多问题的原因。对此,笔者提出了一些完善公建民营养老机构的对策性建议,试图在保障公建民营养老机构良好运营的基础上,为老人提供更优质更完善的服务,大力推动公建民营养老服务机构健康、有序、可持续性发展。  笔者通过对沈阳市养老服务中心的研究发现,公建民营模式下的养老机构在我国具有很强的可行性。民间管理的介入可以很好的补充政府资源的短缺,为政府减轻负担、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让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精神世界有良好的提升,更好的为我国养老服务事业服务。
其他文献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高质量教育的前提,教师评价是实现教师发展的重要杠杆,也是学校教育管理的核心内容。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新课程的逐步推进,人们对教
上海某区改革开放30年来,在行政区划调整建设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行政区划调整作为公共产品,是城市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建设和管理好行政区划调整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本
就业是民生之本,更是农民工的生存之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了市场经济改革与制度变迁,“农民工”现象运应而生,并且不断发展壮大。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以及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