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为了探讨氮肥和密度对胡麻产量的互作效应,以确定胡麻氮肥与密度的最佳组合,选用“陇亚杂1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处理下胡麻的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叶绿素含量、主要农艺性状及籽粒产量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在胡麻苗期、现蕾期,不同处理单株叶面积之间无显著差异;随着胡麻生育进程的推进,后期各处理之间单株叶面积差异显著,且N3D2处理单株叶面积最大,达242.33 cm~2,其次是N2D1处理。从同一施肥水平不同种植密度来看,在N1水平下,胡麻单株叶面积在苗期、现蕾期、初花期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终花期、青果期均呈下降的趋势;在N2、N3水平下,,不同生育时期胡麻单株叶面积均随着密度的增加而下降。从同一种植密度不同施肥水平来看,在D1密度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在现蕾期、初花期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终花期、青果期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单株叶面积呈增加的趋势,表明在密度相同的条件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胡麻在终花期、青果期贪青晚熟,不利胡麻的籽粒产量的形成,在D2密度N3施肥量下,初花期单株叶面积最大,在终花期、青果期单株叶面积直线下降,有利于胡麻籽粒的形成。(2)胡麻各个生育时期叶绿素a的含量均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在现蕾期N2D3绿素a的含量最高,其次是N2D2、N2D1、N3D3、N3D1、N3D2,现蕾期,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变化趋势与叶绿素a变化趋势相似。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3)苗期、现蕾期胡麻茎秆、叶片的干物质积累量无显著差异,花期,不同处理下胡麻茎秆干物质量差异显著,在N1、N3水平下,随着密度的增加,茎秆、叶片干物质量先增加后降低,其中N3D2处理下茎秆干物质量最高,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显著,。在同一密度下,茎秆干物质积累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胡麻成熟期,果皮的干物质降低,籽粒的干物质增加,在N1、N2水平下,随着密度的增加,果皮、籽粒的干物质均降低,且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N1水平下,籽粒、果壳、叶片的干物质分配比率随着密度增加逐渐增加,但茎秆的干物质分配率降低。N2水平下,籽粒、果壳、干物质的分配比率随着密度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N3水平下,随着密度的增加,籽粒的干物质的分配比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各处理差异较小;果壳干物质的分配比率逐渐降低,茎秆、叶片干物质分配比率先降低后增加。(4)同一施肥量下,随着密度的增加,胡麻株高降低,在同一密度下胡麻植株高度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植株高度最高的是N3D2;在同一密度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蒴果数增加;在N1、N2水平下,蒴果籽粒数随着密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在N3水平下,蒴果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N1D3处理下蒴果籽粒数最多。在N1、N3水平下,随着密度的增加,无效蒴果数升高后降低,而在N2水平下,随着密度的增加,无效蒴果数降低后升高,在同一密度下,无效蒴果数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升高。(5)在同一施肥量下,生物产量随着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籽粒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而收获指数是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在D1密度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生物产量、籽粒产量降低,而收获指数增加;在D2密度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生物产量降低,籽粒产量、收获指数先升高后降低;在D3密度下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生物产量先降低后升高,籽粒产量降低;而收获指数先升高后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