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和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以硕士、博士毕业生等为代表的高学历者进入中小学校任教,成为中小学教师队伍中的新锐力量。这些新锐力量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问题意识,而且具有强烈的研究热情和较好的研究能力,还能将基于理论的思考外显化为可在同行之间交流、评论和运用的“成果”。可见,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使得“学术”不再是大学殿堂的专利,同时也正在走向中小学。“教学学术”对中小学教师、学生及学校三者蕴含着重要意义,然而其在中小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学学术”传播不畅使可见的“教学学术”少,进而导致其价值难以引起关注。通过对“学术传播”文献梳理可知,目前理论上传播“教学学术”的可行途径有三种:发表及出版、演讲和网络,那么,影响“教学学术”这三种传播途径的因素又是什么呢?基于这样的思考,本研究采用观察法、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对三名中小学教师的“教学学术”传播的现状进行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影响三位个案“教学学术”传播现状的因素,据此展开反思,尝试提出促进中小学教师传播“教学学术”的对策,进而为“教学学术”本身的发展及以“教学学术”助推教师、学生、学校的发展提供一种思考的路向。论文共分为导论、正文和结论与建议三大部分:导论部分分析论证了“教学学术”可行性及其意义,在综述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本研究的基点和展开的方向。正文部分从三个方面依次展开:首先,从理论角度上梳理了目前“教学学术”传播的可行方式——发表与出版、演讲、网络。其次,对三位教师“教学学术”传播方式现状进行调研,结果发现A教师“教学学术”丰富,而B教师与C教师“教学学术”相对单薄,A教师“教学学术”传播方式多元,而B教师与C教师“教学学术”传播方式相对单一;接下来,通过对三位教师深入访谈与分析,对影响三位教师“教学学术”传播方式现状的因素进行分析与归类。结论和建议是基于对影响三位教师“教学学术”传播因素的系统全面总结与审慎思考,提出影响三位教师“教学学术”传播方式的原因既有教师内部自身原因,也有外部环境原因,但内因是影响“教学学术”传播方式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影响“教学学术”传播方式的重要原因;基于这样的反思,提出由内而外促进中小学教师“教学学术”传播方式多元化的建议:树立正确的教育信念;提高自身的学术素养;完善“教学学术”传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