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和遗传算法的悬索桥损伤识别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snowb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工程在服役期内,长期受到静、动态荷载作用,结构材料遭到大气环境的腐蚀和破坏,随着时间的增长必有损伤发生。如若结构损伤不能得以发现并及时修复,必然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尤其桥梁结构是公路和铁路的咽喉,一旦发生破坏造成的损伤和影响是极大的。所以及时检测发现桥梁损伤位置及损伤大小,进行维修加固并对桥梁结构工作状态进行安全评估,是当下的热门研究课题,同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意义。结构损伤识别是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根据测量数据的不同将结构损伤检测识别分为两大类:即基于静态测量数据和基于动态测量数据进行损伤识别,利用结构的动静态参数的变化来识别结构的损伤是一个研究热点,相比于动态数据,静态数据易采集且精度较高,对结构损伤较敏感,因此本文主要是基于静态测量数据进行悬索桥的损伤识别。本文在系统了解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和现状的基础上,基于灰色关联理论和遗传算法两步法进行损伤识别。通过对自锚式悬索桥损伤识别数值研究证明了该方法有效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运用Midas有限元软件建立跨湟水河自锚式悬索桥的有限元模型,进行初始平衡状态分析。对于自锚式悬索桥,其易损构件为主梁,其损伤后会对吊杆产生影响,使吊杆内力重新分配。因此在自锚式悬索桥有限元模型中,通过调整不同吊杆的初拉力改变吊杆力模拟由于主梁损伤引起的吊杆内力变化,并提取由此引起的静态数据位移变化值进行损伤识别;(2)基于灰色关联理论知识,运用静态位移曲率置信因子(SDCAC)识别桥梁损伤发生位置。根据损伤前后结构节点位移曲率置信因子大小,判断节点损伤前后的位移曲率关联度大小,进而识别损伤发生的位置。通过对简支梁损伤识别结果得出该方法对结构局部位置损伤定位的有效性。十种吊杆力变化工况下湟水河自锚式悬索桥桥跨方向上梁单元节点SDCAC曲线变化,判断不同的损伤位置,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大型复杂的悬索桥也是有效的。(3)基于遗传算法知识,对基本的遗传算法进行改进,采用最优保存策略及自适应交叉和变异概率,提高遗传算法的优化性能。以结构损伤前后应变差最小建立目标函数,对结构损伤程度大小进行识别。在第一步损伤定位的基础上识别悬索桥在不同损伤工况下的损伤程度。悬索桥数值研究结果该方法识别损伤程度大小的有效性。(4)总结本文研究内容,指出悬索桥损伤识所用方法的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并对结构损伤识别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将动态和静态数据项结合进行结构的损伤识别。
其他文献
和解是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制度,但在我国民事法律中却缺乏相关的规定。许多人对和解的法律性质、效力、价值等缺乏正确的认识。本文系统阐述了民事和解理论的相关内容,指出了
当前中国出现的关于土地制度的不切实际的浪漫主义睛绪,是十分误导且有害的。中国土地制度具有很好的优势,完善而非改变当前的中国土地制度,才是我们需要努力的方向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的互联网运营技术及数字化在各行业的拓展也越来越明显,给我国各行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我国传统出版社带来了剧烈的冲击。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数
通过比较不同机构和学者对中国区域碳排放的测算结果,指出现有测算结果间存在巨大差异的具体原因,按照更加科学准确的方法重新测算了中国各省及中部、东部、西部等主要区域的
为了揭示2009/2010年冬季云南出现严重干旱灾害的原因,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云南省台站降水资料计算得到的云南冬季降水指数,讨论了在北半球冬季(12~2月)北大西洋
<正>2013年3月,农业部首次对我国家庭农场发展情况展开了统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家庭农场开始起步,表现出了较高的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本次调查对象需满足以下条件
<正>当以苹果MacBook Air和微软Surface Pro 3为代表的超极本与平板电脑可以摘掉内置的散热风扇时,X86 PC的命运将被彻底改写。而来自英特尔的新一代酷睿M处理器,就是这场革
文章论述了一种能获得较低接触电阻的触点表面处理工艺。该工艺是一种环保的、成熟的工艺,其特点是成型后的触点经过竖直和水平切削研磨,去除触点表面污染层,使触点获得理想
《心理访谈》采用心理学视角,提供大众较少接触的心理知识,把心理专家的分析治疗过程真实地呈现于电视屏幕上。在心理知识的包装下,由小范围的人际传播变成大范围的大众传播
民事诉讼第三人制度是民事诉讼制度框架中的重要一环,其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在民事关系复杂纠集的情况下,尽可能简化地解决多方纠纷,保护第三人的合法权利。然而,在我国当前的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