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由此引发的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类如果长期暴露于空气中,大气中的气溶胶颗粒会通过人体的皮肤和呼吸系统进入人体体内,进而影响心、肺等部位的健康。心脑血管疾病(cardio-cerebral-vascular disease, CVD)作为高死亡率的病种,受到地形、湿度、气压、经济以及大气等因子的综合作用。开展上述因子与CVD的关系研究,提高区域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能力,进行科学有效地防控心脑血管疾病迫在眉睫。MODIS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气溶胶的时空动态监测,还为大气环境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本文以华东地区为研究区域,采用暗像元法对MODISLIB数据进行气溶胶的反演,获得华东地区的气溶胶时空变化趋势。引入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心脑血管疾病与气溶胶、地形起伏度、降水量、国民生产总值等地理、经济因子之间的关系,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通过对MODIS遥感数据处理得到了华东地区2000年-2005年、2006年-2010年两个时期的气溶胶时空分布情况,研究发现气溶胶光学厚度的高值区,包括山东省的绝大多数区域(除青岛、威海等沿海城市外),其值有增长趋势;在气溶胶光学厚度的低值区,如皖南山区、武夷山区、皖西大别山其值有少量的降低。(2)实现了2000-2005年、2006-2010年两个时期的华东地区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空间插值。基于监测点数据采用反距离空间插值和普通克里金空间插值两种方法对华东地区CVD的进行空间估计,采用交叉验证和相关系数验证法定量化评估了插值精度,并采用精度较高的估算结果作为分析模型的基础数据,有效提高了模型精度。(3)创新地构建了CVD与气溶胶、地形起伏度、降水量、国民生产总值影响因子的GWR模型,将影响因子的空间分布状况展示在地图上。研究中基于GEODA平台进行CVD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发现CVD具有显著的空间聚集性;通过多重共线性检验确定了各因子的有效性;分析了两个时期各因子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的空间分异状态,发现气溶胶对CVD死亡率影响最为显著,改善空气质量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CVD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