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情危险,往往需要急症手术治疗,但术后早期的死亡率较高。尽管冷冻象鼻手术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上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由于操作过于复杂,因此始终存在争议。孙氏手术作为最近提出的一种新术式——四分支人工血管主动脉弓替换+支架“象鼻”手术技术,可以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以及累及主动脉弓的复杂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本研究的目的总结分析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三月50例临床上采用升主动脉及全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临床结果的相关因素以及孙氏手术的作用。方法:2012年12月—2014年3月,对山东省立医院心外科连续收治的50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患者行孙氏手术,其中男41例、女9例,平均年龄43.66±6.99(32-58)岁。术前诊断中常规行心电图、胸片、CTA、心脏超声及磁共振检查。手术均在中度或深低温(18℃-25℃)停循环、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下进行,四分支人工血管(Maquet)重建升主动脉及全弓+支架人工血管植入降主动脉。应用HTK液保护心肌。收集术前、术中、术后的临床数据,应用SPSS19.0统计分析,从而探讨不同的因素与术后早期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3例(6%)患者死亡,其中2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因为术前存在的脑血管疾病。2例(4%)患者发生中枢神经损害及脊髓损伤。术后早期死亡率的高危因素分别是:既往脑血管病、急性心功能衰竭、脊髓灌注不良、内脏灌注不良和体外循环时间。结论::孙氏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有较低的死亡率。病人既往有脑血管病、脊髓灌注不良、内脏灌注不良和长时间的体外循环时间是术后早期死亡率的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