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桨磨削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设计与接触力控制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sb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调距螺旋桨是动力定位系统的关键装备,其叶片表面质量对系统服役性能和使用寿命具有显著影响。人工磨削劳动强度大,操作环境恶劣,加工表面质量不均匀;目前的一些主流机器人磨削系统适用于中小型工件的磨削与抛光,而大功率动力定位系统的可调距螺旋桨具有大尺度、复杂形状的待加工型面,磨削加工时要求机器人具有较大工作空间内的顺应接触运动的作业能力。因此设计适用于可调距螺旋桨的机器人磨削抛光系统对于提高的加工效率和表面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机器人磨削过程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机器人的弱刚度特性容易引起模态耦合振动;设计了具有接触力反馈和位置反馈的主动控制末端执行器,采用标准D-H法建立了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并分析了可调距螺旋桨磨削加工所需要的工作空间。在RobotStudio软件中建立了可调距螺旋桨机器人磨削系统的仿真模型,并选择三条典型路径完成了运动控制仿真,对各关节轴角度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针对接触顺应控制及执行装置,以平面两自由度关节机械臂为例,通过在Simulink中建立动力学模型对阻抗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分析了约束条件下阻抗参数的调节和环境刚度的变化对接触力控制精度的影响。针对主动顺应末端执行器,设计了基于相位整定增益的非线性PD控制策略,即在系统偏离平衡点时增大控制阻尼,并在Simulink中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对于碰撞过程和外界干扰能够有效降低超调量和振荡次数,同时保证较快的上升时间。设计并制作了接触力测控实验平台,完成了实验平台结构设计、测控系统设计、元件选型与装配等;以stm32微控制器作为控制核心,完成了伺服电机驱动控制、信号采集、串口通信等功能,最后进行了接触力控制实验研究,结果显示非线性PD控制提高了系统稳定性。
其他文献
载人两足步行机器人是一种为残疾人设计,用来替代轮椅和假肢的新型步行机器人。近些年来,随着两足步行机器人研究的迅速发展,载人两足步行机器人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热点。 本文
普通卧式冷冻箱工作时内部温度较低,一般为-10℃~-30℃,其低温热力特性可能引发外表面凝露、低温负压开门困难、箱体胀缩变形、内表面结霜等问题,给使用者带来不便。本文尝试就卧式冷冻箱底部外表面凝露与箱内低温真空负压造成开门困难两个问题展开理论计算与实验研究,探讨针对卧式冷冻箱热力结构的局部改进措施,减轻用户烦恼或改善使用问题,为设计者提供有益思路。卧式冷冻箱底部面积较大且相对封闭,受环境传热系数与
学位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残疾人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开展康复技术研究,尽快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已成为广大科技工作者
本项研究着眼于芯片后封装过程中的力觉及力控制问题,从基础研究入手,特别分析了目前广泛应用的引线键合工艺中的微力传感和高速高加速度条件下的力控制的特点,针对目前工业应用
难加工零件切削过程中,刀具切削区域产生的局部高温会导致随时空变化的刀具变形、磨损和振动等问题,其无法在加工前进行精确预测和补偿,需要对刀具切削状态实时监控;针对铣削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ERP技术在企业中应用的日趋成熟,企业ERP的网络规模在不断扩大,网络异构性越来越普遍。对于企业ERP的基础设施(网络)的管理已逐步
原子层沉积(ALD)技术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薄膜制造技术,ALD技术由于其生长的过程具有自限制性,沉积的薄膜厚度均匀、成分可控、且保形性良好。温度作为原子层沉积的重要工艺参数之一,系统温度必须满足温度窗口的需求,才能获得可控的薄膜生长。针对不同类型的应用场合,ALD设备有其对应的加热方式及温度分布需求。本文针对三类ALD设备(平面基底沉积设备、粉体基底沉积设备和快速连续沉积设备)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