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发展,上市公司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显著,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问题也因此而备受关注。 本文首先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股权结构作用于公司绩效的几个主要机制。实证分析中,我们将2003-2012年在沪市A股交易的公司作为总体样本,将ROA作为上市公司绩效的衡量指标,并收集到如下数据:ROA、国有股比率、法人股比率、社会公众股比率、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率、前五大股东持股比率、Z指数、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周转率、行业分类、企业性质和管理层持股比率,对这些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后,分别进行单变量回归、多元回归和非线性关系检验,从而得出结论。 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国有股比率与公司绩效呈正 U型关系,法人股有利于提升公司绩效,社会公众股比率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2、当股权分散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率与公司绩效显著负相关,当股权较为集中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率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前五大股东持股比率与公司绩效的正向关系不显著。3、股权制衡与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 最后,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在国有股减持过程中应注意避免U型低谷,同时要重视法人股东的监督作用,加大证券市场知识的教育和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公众股东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决策参与程度,并充分发挥政府和舆论的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