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小城镇超市——我国零售业发展的新思考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chen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零售业的生存和发展是消费者、企业家、专家学者和政府历来关注的问题.特别是加入WTO后,外资零售业进入我国市场的速度加快,各种新的零售业态不断涌现、蓬勃发展,我国的零售业处于一场急剧的大调整、大变革时期.目前我国零售业的发展状况内忧外患,不容乐观.国内大量的以专卖店、特价店、独家代理及个体为主的自由市场,使零售业变得日益复杂,同时许多生产商也纷纷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点,向流通领域伸展触角,他们的经营手段灵活多样,在一些雷同的商品上,大型零售业已无优势可言.同时世界零售业巨头采取多种形式组织进入中国市场,他们以其成熟的价格优势,规范的零售理念,完善的配送系统和灵活的人才机制,对中国的零售业构成强大威胁,中国零售业的发展急需找到新的出口.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理论为我国的零售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其通用竞争战略--低成本优先战略、差异化战略、目标集聚战略--是企业竞争制胜的法宝.所以,当我们发现外资零售企业都把枪口对准了消费能力强的城市商圈时,我们拥有丰富生鲜农产品的广大农村市场却正在缺乏拓宽市场途径,而这恰恰为我们自己的民族企业留下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由此,作者提出了发展小城镇超市的观点,认为我国零售业网点布局应该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差异化、低成本的道路.作者认为回避城市市场激烈的竞争,向竞争平缓的小城镇市场实施战略重心转移是我国零售业的最佳战略决策.为此,作者通过分析论证,从多个层次上说明了零售业向小城镇地区发展的必然性和可行性,而且这条发展道路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并根据小城镇消费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小城镇超市的发展模式.最后,本文通过国内超市自我调整的成功和失败案例,对比分析得出结论,发展小城镇超市是我国零售业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必然选择.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主要运用下述方法来进行论证:一、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本文中涉及经济学、零售学、企业战略、营销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同时列举大量超市的经营实例加以论证.二、系统研究和重点研究相结合.零售业态包括多种形式,本文就超市这一业态的发展进行重点的系统研究.三、比较分析、归纳演绎等方法综合运用.对国外零售巨头经营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结合中国的实际分析比较,建立适合中国小城镇超市自己的发展模型.
其他文献
从2003年开展的黄河流域宁蒙段水权转换试点的成功施行,为我国大规模、跨行业、跨地区的水权转让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在我国经济学界掀起了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为目标的水权转
为了研究海底油气混输管道内水合物的形成过程及管道堵塞问题,结合凝析气生成水合物的相平衡曲线和CSMHyK v2.0水合物动力学模型,使用OLGA软件对海底立管和水平输送管道内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