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其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技术创新以及提供就业岗位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如何有效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各国政府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国际经验来看,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信用支持是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途径之一。自1999年,我国开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体两翼五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至今,已走过了十年发展历程。十年来我国的信用担保机构从无到有,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以其特有的信用杠杆放大功能,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有利地推动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快速增长。然而,我国目前的“一体两翼”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结构性缺陷,必然影响担保体系效力的发挥,势必会引起一些问题:政府性担保作为国家注资成立的担保机构,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政府过度干预担保机构决策行为,政府利用出资人身份通过行政政策进行指令性担保、变更担保等;此外,由于产权不清、制度不明,缺乏内部约束机制,容易滋生企业的寻租行为,导致代理人的权责扭曲,发生道德风险。商业性担保自身的逐利性,以盈利为目的而成立的机构必然会对被担保企业设置较高的门槛,这势必会将一些暂时实力弱小、资本薄弱但发展前景良好的新兴企业排除在外,不能充分发挥信用担保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作用,弱化了信用放大的中介功能。而对于互助性担保来讲,基于其在产权结构和区域上的先天优势,使相关各方风险共担,形成较为完善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信息不对称,是一种成本相对较低、运作效率相对较高的担保模式,但是这种集群融资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基于上述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一体两翼”模式的分析,比较政策性担保、互助型性担保以及商业性担保三种不同信用担保模式各自的特点及优缺点,之后评价了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不足,引出本文的观点,即通过重构“以互助性担保为主,以政府性担保和商业性担保为辅”的担保体系,化解目前担保行业发展缓慢、担保效率不高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日益增大的矛盾。本文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分析了我国现行的“一体两翼”担保体系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政府性担保下的指定担保博弈以及寻租博弈、互助性担保中的一次博弈和重复博弈以及商业性担保博弈模型,最后提出应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政策性建议,指出应加强支持互助性担保机构的力度,继续发挥政策性担保的基础作用,积极发展商业性担保的补充作用。本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对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铺垫。简单介绍了论文研究的方法及主要内容,为后面的研究做准备。第二章,介绍信用担保的经济学理论和信息经济学中的博弈理论。在这一部分对担保和信用担保等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介绍了信息不对称理论,市场失灵理论、金融中介理论以及建立模型所用的博弈理论。第三章,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模式进行比较研究。主要介绍了政府性担保,商业性担保及互助性担保各自的优点及不足,全面评价我国现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在理论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给出理由。第四章是论文的重点部分,主要进入中小企业与不同担保机构博弈行为的讨论中。在本章中,通过模拟企业和不同性质的担保机构可能出现的现实情况,建立博弈模型,分析其各自决策过程,并进行探讨性分析,提出应重新构建“一主两辅”的担保体系。第五章,给出相关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