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城市化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空前激化的今天,城市系统是否具有弹性成为能否解决问题和化解危机的关键,构建弹性城市是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的重要主题。传统的雨水管理下,内涝、积淤以及水质污染等问题日益恶化,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传统粗放的排水方式成本高、工程量大、破坏场地原有的环境,不利于城市弹性,使城市生态系统趋于失衡。居住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弹性也对城市的整体弹性维持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近年来中国城市及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大量居住区破土兴建,许多雨水管理方面的问题随之而来,影响居住区弹性。因此,基于弹性理论研究居住区的雨水管理问题十分重要。本文综合弹性理论基础和雨水管理实践进行研究,针对长沙市不同类型居住区进行实证调研及综合评价,探索城市居住区雨水管理和弹性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首先厘清弹性、雨水管理、城市居住区等基本概念,梳理景观生态学、城市给排水和城市居住区规划等相关理论基础,从弹性城市、雨水管理,到弹性视角下的城市居住区雨水管理,进行文献综述;着重从弹性过程、雨水管理机制、管理措施及实施途径等方面,研究弹性视角下城市居住区雨水管理理论,构建城市居住区弹性雨水管理评价指标体系;以长沙中航城国际社区、清溪川九号、共和世家3个典型居住小区为样本,对长沙市居住区弹性及雨水管理进行实证调研、评价与分析,从系统性的雨水管理方案、自然开放的排水系统以及互动协同的管理与政策等方面提出长沙居住区弹性雨水管理策略建议。研究表明,城市居住区弹性包括基础设施弹性、生态弹性和社会弹性3个主要维度;遵循弹性城市理念的居住区雨水管理应该是一种包括吸收与应对、恢复与优化、维护与准备3个阶段的、具有良好弹性的循环机制,是一个涵盖技术和政策类措施的综合体系;对应地,城市居住区弹性雨水管理评价指标涵盖了下雨时对雨水的吸纳、雨停后对积水的排离、设施的日常维护三个环节,综合评价所有环节雨水管理措施的整体情况;针对长沙市居住区的实证调研与分析结果发现,长沙的居住区在弹性雨水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例如,少有居住区将雨水管理考虑到设计当中,即使采取措施也多浮于表面或流于形式,缺乏系统性设计,缺乏参与性和公众教育等。解决上述研究发现的问题是今后长沙市雨水管理改进的方向,对于加强城市居住区雨水管理机制及措施体系,促进建筑和城市设计低影响发展,提高居住区基础设施、生态和社会弹性、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良性循环系统和弹性城市新型社区结构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