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建立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免疫检测技术,本研究改良了传统的半抗原合成途径,并利用自主合成的人工抗原免疫兔子,获得了甲萘威、克百威的高特异性抗体。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了两种农药的异源间接竞争ELISA法及初步探索了TRFIA法,并进一步验证了方法的准确度及精确度。研究结果如下:1、改良了目标农药半抗原的合成方法,避免了剧毒物质甲苯及光气的引入,合成了甲荼威的4种半抗原(CNH.CNB.CNA.CPNU)及克百威的2种半抗原(BFNB.BFNH),其纯度均高达97%。2、分别利用活泼酯法和混合酸酐法偶联线体蛋白BSA、OVA合成免疫原及包被原。合成结果在紫外扫描初步判定偶联成功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了MALDI-TOF/MS方法进行结构验证及结合比的计算。其结合比均在15~20范围内,表明免疫原具有较合适的偶联比。3、通过效价、灵敏度、特异性评价,筛选出较优抗体:甲萘威CNH及克百威BFNH.4、研究建立了目标农药异源间接竞争ELISA法。通过对包被原种类、最佳工作浓度、封闭条件、甲醇浓度、反应体系pH值、不同离子强度等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目标农药的标准曲线,其中甲萘威的灵敏度为10.51±0.11μg·L-1,工作范围为2.07~47.30μg·L-1(以IC20-IC80为标准),方法灵敏度由0.393mg·L-1提高到0.011μg·L-1;克百威的灵敏度为0.031±0.0002μg·L-1,工作范围为0.002~2.17μg·L-1,方法灵敏度提高了近3倍。建立的方法除了对于基质较为复杂的茶叶外,均能满足我国农产品中甲萘威及克百威残留的限量标准。5、研究初步探索并建立了TRF1A法。通过优化偶联过程中复溶溶液的选择、EDC使用量、抗体投料;试纸条制备中载体膜、样品垫最佳封闭液、缓释液、抗原抗体使用量及荧光探针稀释倍数等,且根据基质不同,建立了样品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技术检测标准曲线。以抗体BFNH建立的方法,线性方程为y=一0.9306x+0.6893,R2=0.94,检出限为0.16mg·L-1,定量限为0.52mg·L-1,相对偏差为5.6%;抗体CNH建立的方法,线性方程为y=-0.3036×+0.7237,R2=0.99,检出限为0.14mg·L-1,定量限为0.45mg·L-1,相对偏差为9.4%。两种方法均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对偏差均在10%以内,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实际样本的测试结果显示,方法相对误差在20%以内,说明该方法准确性良好。对于部分样品,在检出限内,该方法达不到最大残留限量的标准,但此方法的探索为后期荧光免疫检测技术的建立与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