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灵感在人类文明历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指灵感是一种文明,既是精神文明又是物质文明,另一方面,灵感在人类的艺术精神追求和物质世界建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人类认识灵感的过程是曲折的,这是由于人的思想和时代的局限性,它是美的、玄幻的,但是我们无法用语言直接表达,它是默会的。那么,灵感到底是什么?它的本质是什么?这些让我们困惑,纵观灵感的认识过程,从“神性”到“天才”、从理性到感性、从“无意识”到灵感思维的提出、变通,我们总是在灵感作为一种感官的、经验的、现象的世界中徘徊。走出这种局限,是本文的出发点,也是本文的动力;超越传统灵感认识的局限性,运用新方法、新角度对诗歌灵感思维机制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在灵感问题上打开另一扇门,希望能够在哲学和美学统一基础上解决灵感是什么,灵感思维的思维机制是什么等基本问题。本文分七部分,从各个角度阐释诗歌灵感思维深层次问题,重点就诗歌灵感的定义、特征、本质、思维机制、表达路径、功能和条件展开讨论,同时结合作者自身的创作经验进行详细分析。绪论,在绪论中我们对灵感的发展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同时,本文对传统灵感认识存在的问题,传统灵感研究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分析,以及对灵感认识存在困境进行思考,引入“默会知识”、“赋形思维”概念。第二部分我们讨论的重点是诗歌灵感思维的特征、类型和定义等方面;灵感分类是以不同的划分标准划分,分类标准的不同决定灵感类型的多样化。第三部分对诗歌灵感思维的创造功能、折射主体心灵时空和构建艺术秩序等功能作出分析。诗歌是一种直观、折射诗人心灵时空的艺术。第四部分我们对诗歌灵感的思维机制所体现出的“赋形思维”与“路径思维”进行分析,这是本文的重点,“赋形思维”是主体发现美核心体现,它的核心原理是重复与对比或者相似与反衬,“路径思维”则是主体表达美所体现出的思维轨迹。第五部分我们对诗歌灵感思维机制的路径分析,根据各种路径的模型以实际案例综合分析,灵感思维具体路径所反映的本质是灵感思维光速赋形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相似与反衬。第六部分是讨论诗歌灵感所需具备的条件,我们把诗歌灵感所具备的的条件分为主体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最终是主体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和谐统一。最后,我们对本文进行简单地总结,同时,对诗歌灵感的一些生存困境再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