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地方化相伴而行,国家部分经济决策权在上移交与国际组织裁定的同时,部分下移至地方政府手中。城市的自主决策权有了很大的提高,政治、经济地位也在不断的上升,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基本点和企业创造财富的支撑点,正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署长所说:“城市的成功就是国家的成功。”城市竞争力也由此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为了改变由于国家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导致“中部塌陷”的局面,2004年十六届四种全会上正式提出了“中部崛起”战略。河南省作为“中部崛起”的隆起地带,区位优势突出,矿产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唯有作为承东启西的河南成为坚实的支撑点,才能推进形成中国经济区域总体均衡发展态势和完整结构,全国现代化战略目标才得顺利实现。因此针对河南省自“中部崛起”战略正式提出以来至今各城市综合竞争力动态变化进行的探讨,有着很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的基础上,系统性归纳总结了城市竞争力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综述。根据河南省各城市发展的基本状况,探讨了进行研究的必要性,为定量分析和对策建议进行了理论铺垫。主成分分析法作为国内外学者评价城市竞争力的主流方法,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实用性。本文在根据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和参考国内外成熟的城市竞争力及国家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科学全面反映河南省各市综合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进行多指标的定量分析,从而得到综合竞争力的评价结果。结合评价结果,本文最后提出了河南省各城市在“中部崛起”战略下进一步提升竞争力的6点政策建议:促进两大地带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统筹协调经济发展;促进高效优质利用资源,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建有利发展环境;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经济竞争力;加大对外开放,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大力发展科研,提高城市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