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信息化经济时代,由于资源配置打破了一直以来的地域限制进入到世界范围内的要素整合阶段,所以由具备竞争优势的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分工呈现出日趋深化的特征,成为包含着不同产业之间、同一产业不同产品之间和同一产品内不同工序不同增值环节之间等多个层次的分工体系,这种新型国际分工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产业内分工逐渐代替产业间分工,水平分工逐渐取代垂直分工,最终形成一个多层次、多端点和网络化的终极分工体系。在这种分工格局之下,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一方面要失去原始比较优势产业,另一方面也有重新建立竞争优势产业的机遇。新国际分工理论为建立竞争优势提供了理论支撑,它们抛弃了传统比较优势分工原则而以内生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特别是技术核心优势作为分工的依据。新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分别对专业化经济和规模经济这两种内生化比较优势进行分析;竞争优势理论、干中学理论和“蛙跳”理论分别对竞争优势内涵,技术扩散效应以及后发国家通过技术引进实现“蛙跳”进行分析,来引导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和建立新兴技术密集型产业;贸易投资一体化理论则对日益普遍的跨国公司内贸易现象进行解释,把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放在同等地位,以引起发展中国家对国际投资的重视。以新国际分工理论为指导,发展中国家在推进全球开放型产业和企业战略的过程中,开始重视有关的对外开放理论,如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不仅以发达国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为研究对象,探讨它们的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投资决策和投资方向,形成了以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而且由于20世纪末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兴起,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研究也蓬勃发展,先后出现了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和技术积累产业升级理论。在这些理论基础上,发展中国家开始利用从外引资和对外投资双向国际资本流动渠道适时调整自己的开放政策措施。由对外开放理论得到的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开放原则,针对具体的经济实体进行具体分析,才能解决经济开放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实证分析,处于我国中部内陆地区的湖南省目前的整体经济开放度不及全国平均水平和沿海省份,与中部其他五省比较也不具有开放优势,在外资选择和对外投资方面存在问题。因此,我们建议推行一种“反梯度”开放战略构思,采取“引进来”(引进外资)和“走出去”(资本输出)相结合思路,实施从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到对外直接投资的具体战略步骤,并以配套政策措施做辅助,顺利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培养新兴技术型产业群和产品链条,最终实现经济“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