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耕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协调性研究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anywhe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出现耕地非农化趋势严重、人地矛盾愈加凸显等问题,耕地集约利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必然选择,但是由于当前片面追求耕地过度集约而忽视了生态环境,导致耕地生态安全状况不断恶化。因此,解决好耕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的关系,对保护耕地生态安全意义深远。目前,对耕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关系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二者协调性以及未来预警鲜有研究。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影响兰州市1996-2017年的耕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的驱动因子,并结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两系统的协调状态,基于GM(1,1)模型预测了兰州市未来十年耕地集约程度以及生态安全的演变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1996-2017年兰州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上呈现出波动上涨态势。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已经从粗放利用转向中等集约利用。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高低主要受地均固定资产投入、灌溉保证率、农业地均产值和劳均产值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农业地均产值对耕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正向影响最为显著,这说明了产出效益对耕地集约程度的提高起主要贡献。(2)对兰州市1996-2017年的耕地生态安全演变趋势发现,耕地生态安全已经从敏感级上升为比较安全级。通过影响因子分析得出,人口密度、人均粮食产量和第一产业占GDP比重是影响兰州市耕地生态安全水平的主要原因,这反映了压力、状态和响应在耕地生态安全中的互馈作用。(3)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得到兰州市1996-2017年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生态安全的耦合度以及耦合协调度,二者的耦合度从拮抗逐渐转向磨合,耦合协调状态从轻度失调状态走向勉强协调状态,说明二者在逐渐地趋向于协调。在2011年之前耕地生态安全一直超前于耕地集约利用,之后耕地生态安全发展速度一直滞后于耕地集约利用,这说明二者之间表现出一定的失调性,今后需要减少人类活动对生态的压力,提高环境治理能力,使两系统协调发展。(4)耕地集约利用与生态安全水平预测分析。2018-2027年兰州市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处于不断上升趋势;而耕地生态安全处于较低程度的稳定状态,二者的协调度稳步增长,进入了初级协调阶段。
其他文献
降水格局变化是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未来气候变化下,较为频繁和严峻的干旱将威胁地球中纬度部分地区的森林,但森林植被如何响应季节性干旱胁迫及其机制尚不清楚。北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这项技术的运用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优化课堂结构,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运用不当也会产生负面
列举了2018年高考试题涉及“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核心素养的考点,根据该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水平划分对典型高考试题进行了素养分析,提出了化学试题是发展学生该核心素养重要阵
根据拼合原理,设计并合成了21个未见报道的新的二芳醚基哌嗪类衍生物,其结构用1HNMR,ESI-MS,HRMS进行了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定实验证明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细胞毒活性.化合物4
明析红锥人工林降雨特征对降水分配格局的影响,为南亚热带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支撑。以34年生红锥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测定了2017年1—12月的大气降水、穿透雨和树干茎流
川西北高寒草原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过度人为放牧导致草地沙化问题突出。为了探讨不同生物质改良剂对高寒草地沙化土壤有机碳特征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
<正> 毛花猕猴桃果实是一种营养素高度集中的天然产物,是一种极好的营养食品原料,其果实理化性状及加工适应性均表明果实适应非整果型加工,尤其适应果汁饮料加工。为此,我们
<正>笔者在研究近几年的高考函数题时发现,很多复杂的导数题都与函数f(x)=ln x有关,于是将这类题进行了分类整理,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不等式链,因而成文,以飨读者。1发现过程由2
针对英语教学中的沉闷的课堂气氛和缺乏回应的学生,文章根据对相关理论与课堂教学实践的对比,提出英语教师的积极情感因素与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对学生学习英语能产生良好效果
对小浪底水库拦沙后期淤积形态对库区输沙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同淤积量与同蓄水量条件下,近坝段存在较大库容的三角洲淤积形态,在发挥水库拦粗排细减淤效果及优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