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vacizumab兔眼玻璃体腔注射的安全性实验研究及其有效性的临床观察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ancy_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研究旨在探讨Bevacizumab兔眼玻璃体腔注射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的有效性。方法(1)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分成三组:1.25mg/0.05mL组,2.5mg/0.1 mL组,5 mg/0.2mL组。每只兔子的右眼为实验眼,注射不同剂量的Bevacizumab,左眼为对照眼,注射与实验眼相同体积的0.9%生理盐水。术后裂隙灯和直接检眼镜观察结膜、角膜、巩膜、虹膜和晶状体,玻璃体腔及视网膜情况,1周内每日观察1次,1周后改为每周1次。分别于术前以及术后1、2、4和8周使用Keeler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双眼眼压并记录。在注药前及注药后1、4、8周时行双眼闪光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phy,ERG)检查。注药后8周,使用共聚焦显微镜测量各剂量组实验眼和对照眼的内皮细胞数,记录数据。2月摘除眼球在光学显微镜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视网膜以及房角的组织结构变化。采用配对t检验和方差分析的方法对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ERG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2)收集2007年4月~2007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门诊就诊的虹膜新生血管的临床病例21例24眼,玻璃体腔注射1.25mg(0.05ml)Bevacizumab,术后观察,眼压,眼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及有无其他不良反应。(3)收集2007年4月~2007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就诊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病例24例27眼,术后观察视网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联合玻璃体切割术的眼,观查术中出血情况,记录术中应用电凝的例数及术后复发性出血率,应用χ~2检验和描述性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一般观察:3组兔实验眼和对照眼玻璃体腔注射后,对照眼共有2例结膜下出血和4例结膜下积液,1.25mg组实验眼有1例结膜下积液,2.5mg组实验眼有1例结膜下出血和1例结膜下积液,5mg组实验眼无并发症出现。(2)眼压:各剂量组对照眼和实验眼在各时间点的眼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视网膜电图:各剂量组实验眼和对照眼在各时间点a,b波振幅值比率差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药前后各组兔眼ERG波形无明显改变。(4)角膜内皮细胞计数:8周时各剂量组实验眼和对照眼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的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光镜检查:各剂量组的实验眼和对照眼角膜,前房角,视网膜组织结构清晰,排列规整,未见组织病理学改变。(6)电镜检查:透射电镜下各组视网膜超微结构正常。(7)虹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术后第一天,虹膜新生血管完全消退6眼(25%);术后1周,虹膜新生血管完全消退19眼(79.2%);术后1月,虹膜新生血管完全消退23眼(95.8%)。2-3月时,虹膜新生血管再次出现有6眼。眼压的变化: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的14眼,术前及术后2周眼压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视网膜新生血管消退情况Ⅳ期PDR不伴玻璃体出血的4眼,在注药后一周,视网膜新生血管明显消退,然后分次行全视网膜光凝。1周时,其余眼能观察到的视网膜新生血管以及增殖的纤维血管膜亦明显消退。行后部玻璃体切割术中,剥离增殖膜时出血明显减少,本组病例术中使用电凝的例数,与我院一大样本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回顾性研究为对照组,两组电凝使用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眼发生玻璃体积血。结论(1)玻璃体腔内注射剂量高达5mg的贝伐单抗对正常兔眼的角膜,房角,视网膜组织的形态及功能没有明显的影响。一般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的剂量为1.25mg/0.05ml,而人眼玻璃体腔的容积是兔3倍,所以临床上的用量是安全的(2)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可以迅速使虹膜新生血管消退,大部分眼压可控制到正常。但是在注药的基础上还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眼底缺血状态。(3)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可以使视网膜新生血管迅速消退,使玻切术中出血减少,术后再出血率降低,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可以作为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一种有效辅助治疗手段。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内分泌特征及子宫内膜病理改变的特点,并测定PCOS患者子宫内膜上PTEN的表达及患者血清脂联素的水平,探讨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IR)在内分
研究背景与目的: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ADMA)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类影响血管活性的氨基酸类物质,二者均通过抑制一氧化氮(Nitro
A kind of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 with network-induced delay and packet dropout, modeled on asynchronous dynamical systems was tested, and the integrity des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