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敦煌北朝的石窟艺术。以独特的风格在敦煌莫高窟中闪耀华彩。它的重要不光是因历史和佛教的积淀,更多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宝库,且对于传统造型艺术语言的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敦煌莫高窟的工作中作者对北朝石窟进行了逐步的艺术临摹研究与造型解析。之所以选择彩塑为研究对象,是因在敦煌的石窟艺术当中,“彩塑”是石窟的主题。它的造型和塑作风格会直接影响观者的视觉。彩塑的造型语言也是多维的,它既含带壁画语言的绘画感。同时又是三维的,表现方法也不只局限于彩塑。而敦煌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石窟艺术宝库,他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洞窟造型因素的综合与相对完善。龛间的安排和位置的设定有它的功能要求。功能的要求势必对彩塑的存在意义、存在场景等有存在的依据。敦煌彩塑北朝造型艺术的研究与分析,必须从彩塑自身、洞窟空间构成、空间功能、壁画语言等方面共同关注,才能从造型、色彩、空间、视觉与心理等多维的角度全面的理解敦煌北朝造型艺术,才能更好地理解敦煌北朝彩塑在造型上的独特意义。这样特殊又丰富的综合因素势必又会影响到敦煌北朝的彩塑,所以敦煌北朝的彩塑造型也因此而具有这一时代洞窟艺术的综合特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造型风格的多样化、造型样式与语言形式的连贯与衔接、所处洞窟语言的综合与全面。彩塑是一种语言十分丰富的艺术载体。它不仅全面体现了壁画的形线造型方式,同时又具有特殊的表现维度。它与壁画、与石窟空间等,在造型语言和造型方式上都相互影响。从石窟佛教内容的要求上来讲,彩塑也是最重要的成分之一。所以,研究彩塑,实际上是对整个窟的因制都要关及的全面研究。研究敦煌北朝时期的彩塑就不能仅只是研究造型本身。应将彩塑所处的环境因素考虑进去,分时代、分类别地进行对比研究。除了造型语言及形式语言的对比与分析之外,还要对彩塑进行数据的测量与分析。第一部分是造型分析:需要对此一时段的石窟彩塑进行布列位置、空间处理、姿式动态、造型特征、现存现状、名称、衣纹装饰、装銮方式等进行描述整理。本文的第一章及第五章论述了这部分内容。第二部分是数字测量、数据分析、材质与制作等等。主要包括彩塑的测量:彩塑侧面测量与正面比例测量。彩塑所在空间数字测量:如窟空间、龛间空间、甬道、中心塔柱及龛台测量等。数据分析方面是根据彩塑测量和现状考察进行分类比对和分析,对头部特征、躯干、动态及龛间的空间关联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将典型窟的同类彩塑进行造型特征上的分析与比较。材质与制作研究是对制作材料、制作工序等方面的介绍,对彩塑进行塑作过程的解读。另外的,诸如色彩装銮、工匠塑作经验、信仰主题等等,都是综合在此中的研究因素。本文在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论述了这些内容。综上所述,对于敦煌北朝时期的彩塑造型语言研究,所涉及的研究方式,一方面是对造型的样式描述和分析。另一方面是数据的对比与分析。主要是这两种分析方式的结合。这种研究思路的拓展也是由于敦煌北朝彩塑造型因素的多样化决定的。东西方造型艺术的不同因素在石窟这样的宗教环境当中互相影响,共同塑作出敦煌北朝时期多种文化因素共融的造型艺术。从这些方面的研究可以看到,敦煌北朝彩塑的造型语言,有着非常强的特点。不论是造型风格还是洞窟空间构造特点、装銮特点以及塑作技法等,都极为独到,形成敦煌自己的风格。敦煌北朝彩塑的造型在这一时期非常连贯、语言极其丰富。彩塑造型与洞窟空间、壁画内容、信仰主题等,每一个洞窟之间即衔续又不断发展和变化,整体呈现出敦煌此一时段的时代面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造型系统及造型语言的形成以及规律等,便不可忽略对这一东西方艺术碰撞之始的研究。本文希望以多维度的研究来呈现敦煌北朝彩塑的造型特点、造型规律,并通过这一研究来尝试对传统造型艺术语言体系研究做一份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