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对天线与GPS接收机之间的抗干扰单元及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由于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广泛使用,使得对其抗干扰技术的研究显得迫在眉睫。论文就针对GPS系统的抗干扰技术进行研究。传统的GPS抗干扰接收技术存在抗干扰效果差、每种技术只能对有限几种干扰进行抑制的问题。所以,空时处理的方法就体现出了优势。空时处理可以抑制多种干扰,并且由于抗干扰处理的自由度大大增加,抗干扰能力也有大的提高。然而,空时处理在提高抗干扰能力的同时也会使计算量显著增加。因此,为了降低计算量,就需要研究降维的算法。针对常用的多级维纳滤波(MWF)降维算法,为了进一步降低运算量,论文第二章给出了对MWF前向递推的算法过程进行简化的方法。仿真结果证实了其性能。多径效应是除干扰外GPS系统最主要的误差源之一,传统的CDMA抑制多径效应的方法不能应用于GPS系统。通用的GPS多径效应抑制技术受限于物理环境和电磁环境。基于此,论文第三章针对不同的电磁环境、不同接收机的要求,给出了两种GPS多径效应抑制的方法并给出了仿真结果。由于干扰和多径效应都会对GPS接收产生严重影响,所以研究多径效应存在时的GPS抗干扰接收就十分重要。论文第四章给出了两种接收机的设计方案。一种具有较小的复杂度和运算量,适用于电磁环境变化的情况,但性能稍差。另一种复杂度较高,适用于电磁环境慢变或不变的情况,性能较好。两种方法均通过了仿真验证。现代的电磁环境中存在多种电子设备,所以就需要解决不同电子系统间的兼容问题,论文第五章研究了GPS系统与窄带数字系统、宽带CDMA系统和UWB系统的兼容问题,给出了抑制这些电子系统对GPS系统影响的方法。同时给出了一种抑制GPS系统多址干扰的方法,并通过仿真验证其性能。由于环境或器件工艺的原因,会引起接收机在接收信号时产生同步时钟抖动,从而引起系统误码率的恶化。因此论文第六章通过理论推导与分析,给出了抖动对GPS系统性能影响的数学结果,并对此进行仿真,仿真结果对实际工程应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