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鼠疫是一种人兽共患的烈性传染性疾病。鼠疫的产生出现可追溯到人类的远古时期。鼠疫的流行,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危害巨大。鼠疫作为烈性传染病,是目前的医学科学尚未攻破的人类疾病难题之一。人类对鼠疫只能预防、控制,不能彻底灭绝。近代四川地区经历频繁的战乱与各种灾荒,严重影响与威胁民众生活与安危。民国时期,许多地区如西北、东北、华南、云南等地爆发大规模的鼠疫疫情,世所罕见,四川地区也受到影响。本文主要侧重于民国时期成都地区鼠疫的预防、控制及其对社会的影响与社会互动方面的研究。第一,研究民国时期成都地区鼠疫的产生及其危害,得知鼠疫受时疫、战争影响而产生,鼠疫危及民众性命、影响民众生活等;第二,介绍成都地区防控鼠疫的各级机构,可知各级机构的设立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川内未大规模流行鼠疫,保证了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第三,介绍、分析梳理成都地区鼠疫防控的调查与宣传,得出成都地区有鼠疫发生但未大规模流行的结论,各机关团体进而积极为防控鼠疫展开宣传;第四,介绍、分析成都地区鼠疫防控工作的开展,主要采取奖励民众灭鼠、整顿公共卫生、重视医药科研、启用防疫工具、规避尸体传染风险等措施以防控鼠疫;最后,分析研究成都地区鼠疫防控的效果与影响,得出结论:鼠类不会被灭绝,因而鼠疫亦不能灭绝;鼠类的数量只能被控制,因而鼠疫在人类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可以被防控。因此,经初步研究,得知民国时期成都地区鼠疫防控中,社会各界的社会实践较为成功、社会意识有所提高。在鼠疫防控的过程中,成都地区初步建立了一套卫生防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