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思想文化领域日渐活跃,西方借机加紧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进行渗透。当前,我国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既是一种社会政治思潮又是一种文化思潮,是为了适应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和平演变战略的需要而再次兴起。历史虚无主义在研究历史时违背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及违背全面客观的研究方法,打着学术创新的旗号而否认历史发展的规律,极力歪曲中国近现代革命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它所反映的不仅是对待历史的态度问题,更是对待现实的态度问题。历史虚无主义者在有关中国革命的性质及意义、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败和共和国领袖功过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发表了一系列言论,对社会舆论、群众心理,特别是广大青年产生了消极影响。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对待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人物与事件,不仅干扰大学生对历史上一些问题的认知,更加消解大学生对祖国的热爱情操以及对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而且已经影响到了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因此,如何消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当前高校亟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本论文从历史虚无主义的涵义入手,在梳理学术界有关历史虚无主义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开展当前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及对策的研究。本论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概述。历史虚无主义的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历史观,否定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决定论,夸大历史进程中的人的主观选择功能。当前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会以“学术研究”的口号来贬损和否定革命、反对和否定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的一切建设实践和成就、反对和否定共产党的领袖和代表人物,体现了其思维方式上的形而上学性。本部分还分析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中国的演进。第二部分是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大学生的现状分析。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科学历史观、政治信仰、价值观、文化自信等几方面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冲击,部分学生过度相信虚无的历史,不能正确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容易产生信仰动摇,政治认同度减弱;错误的历史观除了削弱大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还使得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面临的诸多困惑与迷惘得不到解决,终将导致其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迷失。第三部分,主要深入剖析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影响大学生的途径以及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原因。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国内外环境复杂多变,西方思潮加紧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对部分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一些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重视不够,教材内容刻板,一些教师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功能,不能及时回答大学生生活和思想的疑虑与困惑;再加上大学生自身社会实践的匮乏,思想不够成熟,对历史认知缺乏理性,而且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态度不积极,使之自觉辨识、抵制不良社会思潮的能力不强。以上几点为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向高校大学生渗透提供了机会。第四部分以社会环境、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大学生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三个方面为视角,探讨了消除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对大学生影响的对策。从社会环境角度来说,要从大众传媒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入手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角度来说,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参与性,以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为了帮助大学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信念,需要进一步加强唯物史观教育,重视国史国情教育以及社会实践,使大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清历史虚无主义的真实面目,用中国近现代史的史实揭穿其种种谎言,用切身实践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