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讨论的是倍受语法学界争议的取得义双宾句的句法结构,采用的主要是乔姆斯基最简方案的理论框架:本文详细说明了取得义双宾句句法结构的生成,力图证明典型的给予义双宾句和取得义双宾句的基本句法构式是相同的,可以为它们找到相同的句法机理,因此,从生成语法的角度证明将二者归为一个统一的类别是有句法上的理据的。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一些分析双宾句的主要观点,认为最简方案框架下的轻动词理论是分析取得义双宾句结构的一种可行理论。在回顾轻动词研究的历史之后,明确了本文拟采用的轻动词的定义,即它是一个具有致使意义的,能够吸引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移位的空范畴。轻动词的存在使取得义双宾句和给予义双宾句中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之间领属关系的转移成为可能,轻动词这个句法范畴承载了双宾句中的领属权的转移。 能在取得义双宾句中间接宾语和直接宾语之间插入表示领属关系的“的”字是有些学者否认取得义双宾句存在的主要证据,也被认为是和典型的给予义双宾句最主要的区别,并且有观点认为在取得义双宾句的间接宾语和直接宾语之间加入“的”即可将取得义双宾句转化成领属单宾句。(朱德熙1982)本文采用语言类型学和关于语言共性的研究中将领属关系分成“可让渡”和“不可让渡”两种关系的研究成果,论证取得义双宾句中的间接宾语和直接宾语之间并不是简单的领属关系,而是因为轻动词的作用领属关系发生了转移,并且在音系层面进行了“同音删略”的操作。(司富珍2005)同音删略是语言经济性原则在音系层面的反映。 文章最后一部分分析了在取得义双宾句中题元角色的分配,认为无论是在取得义双宾句还是给予义双宾句中都存在着与事角色,由间接宾语充当。同时本文还对宾语的所指范围进行了讨论,认为宾语不只包括受事宾语,还有与事宾语等,在给予义双宾句和取得义双宾句中都存在着与事宾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