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中控股股东剥夺行为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k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公司股权高度集中,控股股东实际上控制了上市公司,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左右其经营政策,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的正常经营活动,而关联交易由于其不公允性和隐蔽性成为了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主要手段。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具有一股独大的特殊性,如何抑制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利益的侵害,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成为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根本原因在于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本文正是从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备角度分析了控股股东在关联交易中的剥夺行为。文章首先介绍了关联交易的定义,应用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提出和分析了控股股东在剥夺过程中所要付出的成本;其次,阐述了关联交易中控股股东剥夺的具体表现手段,强调了我国上市公司在股权结构、公司治理机制及法律环境等方面的特殊性所导致的控股股东剥夺行为的严重性,然后从信息不对称和契约不完备角度深入分析了控股股东剥夺的动因,接着借助实际案例进一步分析了利益侵占型关联交易和利益输送型关联交易中控股股东剥夺的具体行为表现,并认为:正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的特殊性,导致其剥夺成本较低,机会主义行为表现更为突出,因而其剥夺行为也更为严重;最后,结合上述分析从外部监督和内部治理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大规模推进,中国城市(镇)的结构、功能和地理尺度在集聚与扩散机制的交互作用下不断发生演进,进而在一些地理环境条件优
本文主要研究大盘上市公司2003~2006年融资结构和绩效之间的关系,在对两者相关分析的同时,将实证结果与现代融资理论结合起来,探讨大盘股上市公司融资结构与绩效之间的形成原因。
目的建立用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饮用水中3种消毒副产物和7种阴离子的方法。方法采用TSKgel Super IC-AP色谱柱,淋洗液为Na2CO3/NaHCO3溶液,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40℃,进样
近年来,在经济持续增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等因素的推动下,我国房地产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而区别于其他产业,房地产业的一大特殊性在于:由于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