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年,寄托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新时期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进步、充满生机和活力,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我们党成功地为社会主义事业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培养,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从高等教育的角度研究大学生,主要研究通过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的系统培养,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本文研究的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主要研究通过德育培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再以“三观”作指导去完成学习任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对大学生直接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专业能力。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时期大学生适逢其时,是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在他们身上寄托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重任,把新时期大学生培养造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一项关系全局的战略任务,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新时期大学生要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必须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努力成长成才,走向社会才能全面展才。新时期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活动的对象,他们的思想政治状况、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不仅直接关系现阶段中华民族的素质,而且直接关系未来中华民族的素质,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如何,更是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品质、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才能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当代世界和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出生和成长在这个变革时代的新时期大学生既沐浴着时代的灿烂阳光,又经受着风雨的洗礼。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使得中国与世界的交往密切,西方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伴随着他们的物质产品、文化产品以及人员交往进行着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大学生面临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多种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并存与碰撞的情况;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将世界连为一体,思想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已经成为网络使用的生力军,在给大学生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今天的大学生与以前的大学生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具有不同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身心特点,今后的大学生也必将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现实生活中,新时期大学生自身的发展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今天的“80后”、“90后”的大学生,时代和环境的复杂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他们,既对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进步和变化感到欣喜和自豪,又对现实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和矛盾感到困惑,形成了特有的“90后”现象。总结新时期大学生的特点和规律,使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研究在理论上取得进展,以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活动中的大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对象这一理论的研究,论文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内涵、特点、类型、作用出发,搞清楚对象“是什么”的问题,进行理论渊源的探索。在此基础上,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展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回顾和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的发展历程,对新时期大学生的结构和素质的对比变化中得到启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活动中的大学生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产生变化。因而,新时期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变化一定与未来社会的发展要求相联系,党和国家的战略目标将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的未来使命,为了完成这样的使命,大学生应该具备相应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专业知识和能力素质以及身心素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现在的状况怎么样?能否承担起党和国家战略目标决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未来使命,为了得到较为准确的答案,对新时期大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调查问卷数据的实际分析,可以看出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胸怀远大理想,勇于自立自强,乐于接受新生事物;他们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充满信心,是值得信赖的一代,大有作为的一代,能够承担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责任和任务:但是他们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对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新时期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培养提出了的具体对策,从培养日标、培养内容、培养途径、培养环境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系统地提出了理论的探索和实践的策略,将对新时期大学生培养起到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