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控制病虫草害、保护农作物安全生长、稳定作物产量、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药生产能力迅速提升,农药生产、使用、贸易已居世界前列。2017年中国农药产量为370万吨,居世界第一,农药使用量总量为180万吨,居世界第三,农药出口量为150万吨,居世界第一。农药产业在快速发展中,出现产能过剩、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秩序混乱等问题。且过量使用农药对人畜健康、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较大影响,中国因农药过度使用、滥用、农药残留超标导致的安全事故频发,急需通过规制手段加以调整。2017年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在农药登记、生产许可、经营许可、惩处力度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调整,但中国农药规制体制同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201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管理促进农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从生态环境、技术创新、提质增效、产业布局、市场监管等方面对农药规制提出了新要求。研究中国农药安全规制体制及影响对农药产业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本文比较分析了中国和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农药规制政策,发现中国农药规制体制在机构设置、登记制度、风险评估、农药残留限量标准、高毒农药规制、违法行为惩处方面存在一定缺陷,中国农药规制体制存在规制不严、规制不力等问题。其次,本文研究了现有的规制体制对农药市场结构、研发投入、产品质量的影响。发现立法缺失、规制标准低、惩处力度低、执法不严等体制缺陷会导致农药市场产品结构不合理、出口产品附加值低、农药企业规模小、市场集中度低、企业研发投入少、自主创新能力低、农药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劣质农药假农药泛滥。农药产品质量问题本质上是由农药市场各利益相关者间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规制不严、规制不力又加剧了质量问题。本文第三部分研究了信息不对称对农药产品质量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农药生产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会使得企业生产劣质农药,但在无限次重复博弈中受声誉机制的约束,企业有动机生产优质农药。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间的信息不对称会导致企业道德风险和消费者逆向选择的产生。生产企业和规制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也会使得企业产生投机行为,影响农药产品质量。通过上述研究,本文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从健全农药规制法律体系、改革农药规制机构、制定科学的农药风险评估机制、提高农药残留标准等方面完善农药安全规制体制;调整优化农药产品结构,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市场集中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完善农药质量检验体系,健全农药标签制度和产品可追溯制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社会团体等自律组织的作用,加大农药安全知识普及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