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属表面等离子体的有机光电探测与Fano共振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7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关于金属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表面增强拉曼散射、负折射率材料、表面等离激元激光等。本论文主要基于金属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局域电磁场增强、散射横截面增加和表面波共振的性质,研究金纳米颗粒增强聚合物光电器件和非对称银七聚体Fano共振两方面的内容。由于有机薄膜光电探测器件的加工简单、制备成本低的优点使其成为研究焦点,然而有机薄膜的光吸收效率普遍低,器件不能大规模产业化生产,这两个因素使其不能向市场推进。因此本文在确定某一聚合物半导体的情况下,利用简单的方法将金纳米颗粒引入到聚合物中,不仅能提高器件性能,还可以大面积制备。金颗粒的引入使得光电器件的开关光比增大一倍。同时由于金-聚合物界面形成肖特基势垒,阻碍载流子的输运,从而提高器件稳定性增强寿命。此外,本文对传统银七聚体进行结构上的改造,引入非对称因素。非对称银七聚体与传统七聚体都会产生Fano共振效应,其局域电磁场增强系数较传统银七聚体较大,因此响应的折射率传感因子从8.9提高到11.2。同时,非对称因素对入射光的偏振方向具有选择性,因此该结构Fano共振峰对偏振方向很敏感,可以很好的应用在等离子体Fano开关中。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聚乳酸(PLA)被认为是传统塑料的绿色替代品,但是其较慢的结晶速率以及脆性严重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添加成核剂是提高PLA结晶速率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本论文首先研究了可自组装成核剂1,3,5-苯三甲酰胺三(环己胺)(BTCA)对PLA结晶行为及形态结构的影响,接下来研究了柔性的聚氧化乙烯(PEO)作为第三组分对PLA的结晶行为及力学性能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自组装成核剂BTCA调控PLA结晶行为及
学位
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促进道路桥梁建设项目的增多.道路是我国基本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道路的铺设当中,往往由于一些地形或是河流的限制,导致无法在平地直接进行工
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被誉为跨世纪的新材料,引起了科学界和企业界的极大关注。随着纳米材料的出现,薄膜技术也得到相应的发展,纳米薄膜的研究随之成为薄膜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