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离子固体电解质是下一代锂离子电池(锂水、锂空气和全固态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起到以下三个作用:(1)允许使用金属锂做电极从而提高工作电压和容量;(2)消除第一次电化学循环电极中活性锂的损失;(3)允许使用容量更高的液体电极来取代现有的固体电极。石榴石型和LiZr2(PO4)3基的NASICON型固体电解质,因为电导率高和电化学稳定性好等优点而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固相合成法制备了Li7La3Zr2O12石榴石固体电解质,其室温电导率σLi=3.1×10-4S cm-1。少量Al3+(来自氧化铝坩埚)进入样品中,主要起以下作用:(1)部分Al3+取代Li+,引入锂离子空位改善锂离子电导率;(2)在晶界上与氧化锂形成玻璃相,提高锂离子在晶界上的迁移速率;(3)抑制高温下晶格中锂离子的损失。中子衍射结果显示锂离子在晶格中存在三种可能的排列方式:(1)锂离子占据四面体中心24d,八面体中心48g为空位;(2)锂离子占据八面体中心48g,四面体中心24d为空位;(3)锂离子占据四面体中心24d和偏移八面体中心的位置96h,与八面体共面的另一端四面体中心24d空位。不同温度下的中子衍射图显示八面体位置48f和96h上的锂离子对电导率贡献大于四面体位置24d上的锂离子;石榴石固体电解质LixB3C2O12中最大的锂含量x=7.5,此时晶格中锂离子的排列方式为24d-96h-V24d-96h-24d。通过高价掺杂取代Zr4+制备了石榴石型电解质Li7-xLa3Zr2-xTaxO12,在x=0.4-0.6时,锂离子电导率均σLi>8.0×10-4S cm-1,八面体位置(48g+96h)上的锂离子占有率为75%时,锂离子电导率最高,并且电解质在电压0-5V内保持电化学稳定,但是Li7-xLa3Zr2-xTaxO12固态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锂离子与氢离子的置换行为,因而石榴石型固态电解质只适合在碱性溶液中使用。对于NASICON型固态锂离子电解质LiZr2(PO4)3,通过Ca2+或Y3+取代部分Zr4+,可以使高电导率的菱方相LiZr2(PO4)3在室温下稳定存在。其中,SPS烧结后Li1.15Y0.15Zr1.85(PO4)3样品锂离子电导率为σLi=0.71×10-4S cm-1。X射线结果表明,通过不等价掺杂,锂离子的两个间隙位置M1变小,M2’变大,而M1和M2’间隙大小变化缩短了M1位置上的锂离子距离,激活了M2’位置上的锂离子,挤压并优化了锂离子的传输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