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本市场的日益完善使得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及监管部门的重视。内部控制的质量能够反映出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对于投资者判断企业价值、市场进行资源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监管部门制订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促进上市公司提高内部控制质量,但具体实施的效果如何却缺乏实证检验。本文研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希望上市公司能够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设并且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促进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 本文在整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归纳了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及权益资本成本的不同度量方法。首先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内部控制质量对权益资本成本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在实证分析中,本文以内部控制五大目标的实现程度为基础构建内部控制质量的评价模型,选取沪深两市A股主板市场近三年的数据作为样本,研究内部控制战略目标、经营目标、资产安全目标、财务报告目标及合规性目标的实现程度对上市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为了避免不同度量模型度量权益资本成本带给研究结果的影响,本文以权益资本成本的两种不同度量两模型为基础构建回归模型,检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能否对权益资本成本产生影响。实证检验得出在内部控制五大目标中战略目标、经营目标、财务报告目标及合规性目标的实现程度与权益资本成本呈负向作用关系,资产安全目标的实现程度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作用不显著。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能够降低投资者的风险预期,提高企业融资的效率和效果以实现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降低。同时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有助于投资者对企业价值作出合理的判断,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实现自身利益,这对于监管部门提高市场监管的效率、促进资源在市场的合理流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